寶馬一直以來都作為豪華汽車里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歷經百年成為無數車迷心中的信仰。其中寶馬M3,作為一臺賽車風格的車型,M3的車身擁有整套的空氣動力學套件,當然,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證人們能一眼看出它與普通3系轎車的不同,讓它看起來更兇猛、更激進。為了減輕車身重量,這一代M3使用了被稱為增強型碳纖維(CFRP)材質的車頂,這種材質除了比普通鋼制車頂要輕很多外,強度也要更大,所到之處皆是矚目焦點。如果說BMW是駕駛者的夢想,那么寶馬M則是夢想中的渴望。今天作業的主角就是這臺寶馬精髓-M3。
寶馬M3性能改裝升級
動力方面,M3搭載的是一臺代號為S55B30的直列六缸渦輪增壓發動機,這款M TwinPower Turbo渦輪增壓技術發動機動力十分強勁,最大功率331kW/5500rpm,峰值扭矩550N·m/2350-5500rpm,對于這款發動機寶馬花了大成本,比如散熱方面除了用上中冷器的散熱方式外,還有10項降溫方式,如水冷、風冷、油冷等。傳動方面采用M-DCT雙離合器變速箱,并且采用了7速手/自一體的設計。這是全球第一款針對”高扭力、高轉速”發動機所開發的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箱,雖然在換擋平順性上不如ZF的8速自動變速箱來得舒適,但它的換擋速度極快,并且允許駕駛員自由改變變速箱的換擋邏輯,使車輛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擁有最佳的傳動效率。
雖說對于一款性能車來說,原車的動力參數夠用了,但對于駕駛此種車型的車友來說,安全內更強駕控的需求還是有的,我可以不用但用的時候必須要有,況且汽車在出廠的時候考慮到車子要賣到世界各地,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和油品質量,所以原裝ECU內的程序是一個符合眾多條件的最佳妥協,就是說至少還有30%-40%的能量是被封存的(特別是以安全聞名的歐洲車)。釋放這些能量就會讓它發揮出超乎尋常的表現。也是為了進一步改裝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了能在安全范圍內拓展出這款車在國內最佳的動力與操控,一對一定制的刷ecu是個不錯的選項。
首先對全車進行系統檢測,確保車輛在健康狀態下優化升級,之后安裝路試的設備,對車輛行駛中的log信息進行采集,為國外的程序商提供最為精確的車輛運行信息;
最后通過專用的設備讀出發動機的控制系統,讀出的程序、路試的log信息、車輛配置的油品、車友的合理需求等客觀信息一并傳送給國外的程序商,確保程序優化的合理性、針對性。
發動機的電子控制系統稱為ECU,是于20世紀70年代誕生的汽車控制技術。當時,由于石油危機,人們正在尋找一種提高燃油經濟性的方法,隨著微處理器誕生了,這種技術可以實現控制火花定時和燃料混合所需的復雜、高速的運算。從80年代開始,ECU這種復雜且功能強大的計算機成為了大多數車輛中的標準部件。
那么ECU是如何工作的呢?簡單地說,在當發動機運轉時,ECU會接受諸多的傳感器傳來的信號,由此通過復雜的計算來判定發動機處于什么樣的工作狀況,由此控制燃油的供應量,空氣的配給(電子節氣門),噴油及點火的時機,進氣壓力的調整,還要根據溫度、負荷、爆震、燃燒狀況等來決定發動機的補償控制系數,使發動機的工作狀態在一定范圍內自動調整,而這一切都需要在萬分之幾秒的時間中完成,高級的ECU更是將這一過程縮短至十萬分之幾秒以上;但由于對硬件和開發成本的考慮,原廠ECU的調整范圍是非常有限的,加上每一個傳感器之間都存在的個體差異,造成了這個地球上沒有任何兩臺汽車的發動機工作得一模一樣,但所用的程序均是一樣的,適應各地的客觀因素,這樣程序的兼容性固然是好,但是針對性不足,這樣種情況普遍存在于現有大品牌的車型中。
整體的操作時間在三個小時左右,定制好的程序已經植入發動機的電腦,通過全車的系統檢測后,再次進行路試的log信息采集,校訂程序優化的合理性。
實際路試效果匯總如下:
一:通過合理的定制優化,起步既能感覺到車子更加的輕盈,加速隨給隨有,加速感持續線性,之前低速以及急加速動力遲滯的現象得到不錯改善,并且整個轉速區間的動力改善都非常的顯著;
二:換擋邏輯更加的清晰聰明,換擋更加的積極平順,,動力與操控的升級整體的駕控更加的線性;
三:聲浪更加的低沉渾厚,寶馬M3刷ecu升級提動力改善換擋的性價比、安全性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