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汽車上的配置真的是多到爆炸,為了追求更卓越的舒適性很多車型都配備了空氣懸掛。毫無爭議的是,空氣懸掛跟傳統懸掛相比較來說,舒適性確實更優秀。
但是越高科技的產品勢必會帶來更高的故障率,眼前的這臺保時捷Panamera就這么突然的趴窩了。
本期小編將帶大家解讀:空氣懸掛為啥如此脆弱,到底應該怎么用車最合適!
這臺Panamera左前的車身發生了明顯的塌陷,車身角度發生了非常嚴重的傾斜。即使是坐在駕駛內,都能感覺到這種明顯的變化。
調節底盤升降的按鈕,塌陷的空氣減振器沒有任何的變化。但是其他車輪均可自由的進行升降,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基本鎖定左前車輪的空氣減振器漏氣了。
空氣減振器在外觀上看著好好的,絲毫看不到任何的損壞,但它還是發生了漏氣的故障。漏氣的空氣懸掛沒法進行維修,只能是更換新的,價格極其昂貴。
空氣減振器跟傳統減振器的安裝方式基本相同,拆卸難度不是很大。單人操作的話,基本上40分鐘全部都搞定了。
舊的空氣減振器雖然只是漏了一點氣而已,但它還是廢掉了,沒辦法這是天生的物理特性決定的。解決辦法只有一個,就是更換新的。傳統的減振器即便是豪華車型價格也不會太離譜,但是空氣減振器的價格普遍都在一萬以上。
在舊空氣減振器的桶身上,我看到了一點滲漏出來的油漬。這里基本上就是它的滲漏點了,雖然空氣減振器主要由空氣進行支撐,但是減振器還是存在一定的油液來吸收震動的。油液滲漏意味著內部減震桶和空氣懸掛都已經掛掉了,我有很大的感覺,這側的車輪應該是受到過較大的沖擊,不然空氣懸掛是很難滲漏出油液的。
新的空氣減振器已經完美上身,當然,美好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就是一萬多塊人民幣。
如果你認為換完減振器就已經大功告成,那就真的是太簡單了。這臺保時捷Panamera還必須要經過路試才行,畢竟減振器對車輛的操控性能影響極大,更何況這還是一臺以操控見長的保時捷。
為什么空氣減振器如此愛壞?
空氣減振器本身是有一點矯情這個是客觀存在的,誰也無法去否認,但是損壞的大部分原因還是由于使用不當的造成的。
很多人在經過顛簸路面的時候絲毫不減速,甚至是全油門通過,馬路上的一些坑洞也完全無視。看似不起眼的操作,其實已經對空氣減振器造成了很大的損傷。空氣減振器的氣囊都是橡膠材質的,基本沒啥抗沖擊能力。瞬間的顛簸會直接導致氣囊受傷,還有一些車型氣囊會直接爆掉。
汽車畢竟不是坦克,合理安全駕駛很重要,搭載空氣減振器主要都是轎車和商務車,無視路況肯定是不太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