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從小對車有著深度迷戀的人,學生時期關注各種F1,WRC的賽事,購買每期的汽車雜志,不遠千里的去參加每年的北京亦或是上海車展。高中畢業更是毅然決然的將車輛工程填報為我的大學第一志愿專業。
本著這份對車真摯的熱愛,就在我2009年大學畢業后,9月17這個特殊的日子。作為我參加工作的禮物,更作為我23周歲的生日禮物,我把“它”領回了家。
這里講講我選車的故事,因為畢業工作單位的關系,不想選擇太高調的車,于是之前打算選一臺20-30W之間的車,當時候選范圍有:福特蒙迪歐,別克君越,奧迪A4L。因為個人更喜歡車身尺寸大一些,后排能有富裕的腿部空間(PS:雖然目前位置這臺車也沒什么機會后排坐人),于是當時就排除了寶馬3跟奔馳C。把候選范圍內的3款車都試駕了一下,當時更傾向選別克君越,一來符合我對車輛要求大氣的審美,二來藍色的儀表,讓我一下子就愛不釋手。但是后來父親覺得年輕人應該選一臺符合年輕人氣息的車,君越有點太商務,于是乎,最后定下選擇奧迪A4L。因為對車稍有研究,研究了當時車輛的配置之后,選擇了技術型,事實證明我的選擇非常明智,技術型是大家公認性價比最高的一款。4年后的這里我可以毫不猶豫的說,當時選擇A4L確實是最明智的,我對于他有著深厚的感情,而且很滿意。
這是4年前的“藍精靈”,完整的保留著原廠的氣息。照片攝于天津塘沽
原廠氣息的內飾,很有飛機座艙的感覺。
說到“藍精靈”不得不提兩個我覺得很榮幸加入其中的組織:北京B.A.C俱樂部以及ACEREPUBLIC俱樂部。在其中認識了一些經過時間洗禮積淀而成的好朋友,讓我這個他鄉客,在北京逐漸有了家的感覺。我們一起聊車,一起改車,一起打球,一起出游,一起“腐敗”。。。不知不覺中,就度過了那些年的青春歲月。
從原廠范兒的青澀,到凈化到“藍精靈”的蛻變過程中,在ACE俱樂部各位朋友的幫助下,對車及改裝有了越來也多的了解。自己也慢慢的從一個什么都不懂的門外漢,變成了一個能跟車友分享自己心得,給大家提出建議的過來人。
對車動的“第一刀”是排氣,奧迪御用品牌ABT
自己有自己的見解,于是乎有了這樣的配色
“第二刀”19寸輪轂,卡鉗噴漆,現在看看不換避震的效果確實很別扭
DIY中網,相信很多A4L車主都干過
“第三刀”全車貼膜,“藍精靈”的雛形初現
“第四刀”細節調整輪轂噴漆,更換絞牙避震,加裝前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