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 犀利的眼神,霸氣大臉,同時大愛發動機蓋凹凸感特強的肌肉線條!
1:M5包圍,包圍也有分國產和臺產,本人是520i(F10),所以選擇了臺灣產M5款包圍及鋁合金兩側葉子板,吻合度不錯,國產的兩則葉子板是鐵制的,而臺產的葉子板是鋁合金制作的,重量不一樣,而且國產兩則葉子板的轉向燈格柵是有鍍鉻邊的,臺產的是沒有的。至于手工精細方面,見仁見智,但我認為臺產比較好! 網上某X上各式各樣的廠家都有,我就不一一說去了! 找亮點 折疊電耳朵!!!!血在滴吖~~~~
2:剎車方面:由于考慮到減低經濟成本,放棄了brembo剎車系統,而采用了原廠前6活塞AP 9040剎車鉗, 臺產浮動螺絲剎車盤 ,很多人說裝了AP的剎車鉗剎車容易抖震,開始我考慮裝這剎車盤的時候也同樣擔心這樣的問題出現,后來經過自己的不斷去上網了解改裝的知識,不斷去咨詢身邊改裝車友的指導下,避免了這樣的問題發生,AP剎車系統是沒有全套的,一般原廠只生產剎車鉗和剎車盤,鋼喉和剎車皮其他配件都是副廠出的,所以AP剎車系統有全套的非常少,同時也非常昂貴: 目前我改了這套剎車系統,感覺非常好,沒有大家在網上經常說的抖震等問題,我的朋友試過了我的車也同樣說道,改剎車系統的朋友必須要慎重,這幾乎考慮自己的行車安全問題,所以選擇好的改裝店和好的品牌也是考慮條件之一,不要貪一時間的便宜,把自己的安全都忘了。
3:輪轂方面:輪轂很想上20寸,但考慮到各種因素就放棄了,其中之一就是車子本身的動力方面,如果上了20寸的輪轂按520i的實際數據動力跑起來是上當吃力的,還有國內的路況實在不敢恭維,因為20寸輪轂的胎壁比較薄,而且只能上性能胎,然而國內的路面狀況對輪胎壽命和損耗非常快和嚴重,(你不可能天天去大氣或者補胎吧)同時舒適度也會大大降低。不過上20寸輪轂給車子帶來的外觀效果無可否認是完美地。在這里我要向為了追求完美不惜一切的朋友——致敬!
最終選擇了,臺灣產 BC 19寸 2片式鍛造輪轂,鍛造是為了減輕車身重量,盡量去減少動力損失,而且更加安全,BC只能算是鍛造輪轂里面的入門級品牌,過的去!輪轂數據方面是:前245 40 后275 35 ;上了倍耐力PZ 0系列運動防爆胎~~~ 胎平面寬了,胎壁也薄,路感強了(比較顛),但在行駛過程中無論在高速行駛或者過彎殺都顯得更穩,更放心。
是不是覺得為什么我會在剎車和輪轂方面說的那么墨跡,因為我覺得剎車和輪轂是涉及到自身安全,所以我想給愛改裝車友們一些小小見解,改裝不是跟風跑,是根據車自己本身角度出發考慮,夠用就行了,安全第一才是改車優先考慮的問題,如果純碎為了改車而放棄了安全因素,那不叫改車,而叫玩命!所以我建議大家在這兩方面考慮要慎重,畢竟你的車跟別人的車不一樣,也不是賽車,沒有可比,終會有懂車的人,也會有懂我的人!
4:原廠4S店買的M Performance側裙帖子…..質量無可否認!因為買了這帖紙給別人笑了一輩子,傻貴!當時我也是在網上看見,腦子一熱才去買的,我是屌絲,我容易嗎~~
這簡單高檔的黑色貼紙為車自身增加了不少運動氣息~~~OH YES!!
5:排氣,德國Eisenmann艾斯曼 四出尾:段排氣 懂車的人都知道,國際內算的是大品牌,也是針對寶馬5系一對一設計的,但這說法目前對我們這13款4缸車有些異議,,現在市面上的Eisenman只是針對12款NA車(6缸車型)為什么呢?排氣方面我給大家簡單去說說我的體驗吧,現在我們這13款寶馬5系原廠排氣管徑設計,跟上一代5系NA(6缸車型)是不一樣的,因為我們這代13款的管徑比上一代的原廠排氣管徑要小,所以目前市面上Eisenmann排氣還沒人針對我們新款車作出了改良,搞的不好容易產生共振,所以我們這款車改Eisenmann排氣時需要加接焊一個大變小的轉接口,來避免這個問題。在這里肯定有朋友嗎?那會不會很大聲?很不會低扭損失很嚴重?以前我也這樣經常問別人。
我也簡單給大家說說體會,聲音沒有NA車大(朋友的530裝了這排氣聲音高抗)比我裝的生意打,因為他原車排氣管徑跟Eisenmann排氣一樣,而且是自然吸氣的車,所以發出來的聲音更加有力,高抗,一個字。。。吊!(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這個“吊”字) 我們這代4缸車裝了這排氣,只能說溫馴來感受,對于我來說,剛剛好,不算大聲,但普通模式加油門到2000轉以上的時候發出聲音比較響,低轉數車沒多大感覺,適當!由于我們是渦輪增加車,當渦輪啟動了之后速度越快,聲音越少,不信?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因為我們底盤跟上一代一樣,所以排氣的位置也沒什么大的出別,簡單地將排氣管的掛碼改改,位置就可以調整了!整體來說還是非常滿意。
6 :M Performance尾翼 這M5標志必需是原廠···嘻嘻!
7:KWVARIANTE 3簡稱V3,它是一款比起同系列的V1、V2有著更高端定位的攪牙避震機套件,而V3是一款街道
其內采用雙彈簧配搭作業,它可為車身提供充足支撐力度的同時,設定有度的彈簧更可因應不同程度的路面凹凸,在兩根工作彈簧間作出適當的轉換,作用幫助提高車輛運動性能的同時,街道行車時所需的舒適性也便得以保證,軟硬度自己隨時可以調,傳說中的走街利器。(遇神劈神,遇彎劈彎)
降低到1指間,操控一流,舒適度過得去,要是過大坑想想就算了!兄弟·你懂的!
這輛5系我人生第一輛接觸改的車,好想談談改車感受,但是三言兩語又不能表達我這半年來反復改裝折騰,心中那份痛苦之情,改M5外觀需要很大勇氣,外觀受人歧視,動力受人無視,裝B受人鄙視……555555所以只能用。。。。省略了!堅持自己的原則,走一條不平凡的路~~~~~~改車是一種組專注的態度,同時也一種強勁的病毒!不要在乎別人說你什么,關鍵是自己喜歡什么,走你自己的風格,改出你自己的味道!活著事為了給自己看的,不是給別人看的!喜歡M5的屌絲們,崛起!哈哈
悲劇!屌絲直路還有很長,內飾篇,外觀篇我都基本走上不歸路了,下一次我將給大家帶來更刺激的改裝內容—–渦輪套件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