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到逆行車,一般來說,都是逆行方全責,但如果我們為了出氣,故意去撞逆行車,有可能會被判刑。
從交規來說,是對方全責
首先,從交規上來說,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都是不能逆行的。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5條有規定:機動車、非機動車實行右側通行。逆行,就相當于在左側通行了,不符合規定的。
如果碰到車輛逆行,導致了其他事故,一般來說,交警會定逆行方全責。
撞到逆行的非機動車一般會被劃責任
- 為什么會給機動車劃責任
在實際開車的時候,遇到了非機動車逆行,即使引發了事故,機動車也有可能會擔責,因為非機動車通常會被認定為弱勢群體。
這個“弱勢群體”不是指人的強勢弱勢。
舉個例子:就算是我們市的市長、大領導走在斑馬線上,我們普通市民在開車,領導和我們比,領導他也是弱勢群體,是這么個判別。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也有規定的。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這個很正常,對吧?
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
說人話,一般交警默認就是機動車來賠錢,車子一方反而是要證明非機動車有過錯,才能適當減輕賠償責任。
不過,近幾年交警執法也是越來越人性化了,2019年,上海發生了2起因為非機動車闖紅燈加超速引發的事故,交警是判定非機動車全責的。
- 怎么樣做能得到一個相對公平的結果
如果我們真的遇到了這種不公平的責任劃分,或者說非機動車那一方態度非常地差,惡心得要死。
一邊吐口水,吐在我的車玻璃窗上,還跟我說“你的雨刮刮不干凈”這種,氣不過,也可以利用這些合法的權益,去爭取一個相對公平的責任劃分。
比如說:新國標GB 17761-2018 《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上面有規定的,電動自行車車速不能超過25km/h。
如果對方的非機動車車速可以超過25km/h,就算作“機動車”了,這事故責任認定就會有變化了。
具體的操作是這樣的:事故之后,雙方車輛被扣下來了,這個時候和交警提出鑒定對方算不算機動車,這就是個招。
不過這么做的話,事故處理程序會變得更復雜一點,我們自己的車子也會被扣掉的,而且是扣得更久。
有沒有必要這么做,看情況,至少方法是在這里。
如果故意撞上去,責任就大了
如果因為別人機動車逆行,把車道給堵住了,我們很生氣,帶著引號的那種“一不小心”地撞上去,事情就沒有那么簡單了。
現在大部分的車上是有裝行車記錄儀的,路上的攝像頭也是很多的,警方是完全有能力判斷出事故是不是故意造成的。
如果是故意的,就不是交通事故了,就變成刑事案件了,而且這個保險公司肯定是不賠的。
《刑法》第234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
《刑法》第275條: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這種時候再討論是誰全責,意義都不大,人都進去了。
開車還是安安全全的好
所以總得來講,我們撞了一輛逆行的車,一般來說是對方負全責,如果遇到非機動車、行人的話,哪怕對方是逆行,我們也有可能會擔責。
但是故意撞上去的話,吃虧的可是我們自己,搞了不好是判刑的。
而且這樣做也不是安全的,我們又不是什么專業的賽車手,我們怎么能確保撞上去的時候我們自己不會受傷呢?我們車上的家人不會受傷呢?
沒必要,安安全全地開就好,千萬不要賭氣,人家逆行,我們躲躲開吧,對不對?不要想太多。
撞了路邊違停的車,誰負責
除了逆行車輛,我們平常在路上開車還會碰到什么?違章停車的。你要是開車的時候不小心蹭到了一個違章停車的車子,怎么算責任?
發生事故之后,我們一般還是比較緊張的,第一個電話打給誰?打給你認識的朋友?打給你的親戚?打給你的4S店?
保險公司和120哪個先打?122打起來比較有用,還是110打起來比較有用?事故認定的時候,照片要拍哪幾張?
案例、資料、操作手冊,第1步干嘛,第2步干嘛,都給你準備好了。
- 關鍵詞:事故
想知道這些很簡單,關注「備胎說車」,回復關鍵詞「事故」就可以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