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轂,上的是臺產的18寸RAYS的G25。原來打算上BBS CF的,被老板成功的說服成了G25,看圖片不怎么樣,上車效果很不錯。特別是降了高度后的。關于輪轂很多朋友勸我用17的,但是我喜歡極致,17的比較均衡,而且對動力油耗的影響忽略不計。但是我還是喜歡18的,大氣。至于19的,那還是算了,貌似只能上特殊規(guī)格的。上輪轂后動力對于2.0的來說基本可以忽略,而且這款很輕,8.5KG。油耗上升了將近1L,沒怎么去算,只是個大概。最明顯的就是方向更重了。
上車后的效果,SUV啊SUV。
順道提下下鏟。個人覺得這個下鏟搭的非常好看。沒降高度的時候沖坡,還有過小凹坑都能磨到。可想降了高度是什么情況。
中尾段開苞照貌似不小心被我刪了。將就著看看尾喉吧。ABG的hipower。聲音渾厚,深踩油門時候聲音起來,而正常行駛關了窗戶完全可以忽略的那種,挺低調的。這也順道提下想上排氣的TX最好實車聽聽,那些網上的視頻跟實際還是有差別的。上排氣的時候原車的只能切掉了,腦殘的原產中尾居然是一體的。
接下來就是正時的作業(yè)了,這次換愛巴赫短簧。想想在論壇只看不回的,甚至連賬號都沒。嘿嘿。這次受了tony的恩惠不少,過來交交作業(yè)。eibach prokit 這個是2.0的。要上的同學購買時記得這個彈簧是分排量型號的。說下我選愛巴赫短簧沒直接上絞牙避震的原因吧。。我走外觀路線,絞牙避震貴啊,米啊,換短簧能達到的目的我為什么要上絞牙避震?真等桶子被搞廢了再買個KYB的藍桶跟愛巴赫短簧搭,不會出現(xiàn)重復投資的現(xiàn)象。。當然,這是理想狀態(tài),有什么錯的請指正。
開苞照,
這是原車的高度,前后基本都是5指。
撕開塑料膜
開始拆前避震
拆頂吧。頂吧嘛隨便買了個TCR的。。裝13效果大于實際用途。
拆下的前避震沒放出來前跟愛巴赫一樣長
兩個前避震都下來了,準備放彈簧
放出來的彈簧區(qū)別非常明顯
然后到了后輪的彈簧了
ABG銘牌的中段
然后是中尾的整體圖了。做工還是很不錯的。
小師傅在換前避震彈簧。
換上了后新舊彈簧上避震的對比。。居然只有這么丁點的差別。。當時的心沉了下去。
然后是后避震下來后的對比。也是很明顯的差距,無視這個腳吧,不是我的
原車的彈簧全下來了,收拾收拾藏后備箱里不讓老婆知道。
前避震回位
安裝中
然后?然后不告訴你們。。然后我就沒拍照片直接閃人去四輪定位了。遇上了一車友在裝大B剎車,換的ADV1 18寸的。忘了說了,上了18有點外8。。然后買了傾角調節(jié)重新調了下。這次沒拍那玩意兒。大B啊大B。。有錢咱們也去搞個?算了,回頭去弄一套大盤就好了,要不輪轂太空了。
換完短簧,前2后3。
洗完車拍個整體效果。和諧太多了。
然后就是零碎的東西了。加了個日行燈。這個比老款的日行好看。因為這款日行燈的公司就在福州,幾個車友殺了過去死皮賴臉的降價。包安裝,保修一年。350塊。。對,沒聽錯,350啊350,氣死你啊氣死你。不過現(xiàn)在去人家都叫580了。。。少了人家不賣。
正面整體效果
車屁股,換了反光條燈,黑紅搭最好看。隱約可見的烤藍菊花
反光條燈,玩玩的東西。
以上。作業(yè)就到此了。短簧的實際感受就是比原來晃了點,車子跟著路況晃。過減速帶,跳。。就是跳。開幾天看看。T說會硬點。。是這么說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