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90后,大學畢業后老媽給買車問我要什么,正好當時15年六代野馬剛上市。正值年少誰沒有一顆躁動的心?看到他第一眼就知道是他了!當時也是個半吊子車迷,對汽車也是一知半解,所以買的是美規。現在想想后悔當年沒有買中規(這個之后會提到原因)。
從此入改裝坑一發不可收拾,接下來我把這兩年來我的黑馬改裝過程分享給大家,歡迎討論(拍照技術差,輕噴)。
這是在車商那提車時拍的,19寸輪轂真皮座椅大屏導航。
提車之后在回家路上,剛開出車城50米就沒油了……打電話給車商,等了五分鐘他們從他們的車里抽了點油給我才跑到加油站,加油站就在前面100米,照片中紅色平頂就是中石化。
晚上拍的全素車,個人覺得挺有味道的。
感覺銀色的輪轂總有點違和。
終于開始改裝了!(如果這也算的話)原廠銀灰的卡鉗分泵太丑了,去改裝店噴了個紅色(也挺丑的)。
車太臟了,不知道哪個小屁孩干的(被我抓到吊起來打)。
側面近照。
輪轂卡鉗近照。
早就看輪轂不爽了,全部噴黑(五金店自噴漆噴的,不推薦,久了會褪色,稍微刮下就掉漆了)。
準備上車。
黑色輪轂上車圖,感覺舒服多了。
之后淘寶上各種搜改裝件,看到一款后唇還不錯就入了。
英皇是我們這的改裝店,技術不錯哦。
后唇上車圖。
碳纖維。
細節。
屁股45度。
屁股仰視。
裝逼用小APR尾翼。
好像有點歪。
細節,還是碳纖的紋路。
小區里自己拍的沒有濾鏡。
中控面板發一張(是車商后來加裝的SYNC2,應該算假的吧)。
和邊上車大小對比。
又換了GAS ROCKET后包圍(玻璃鋼后杠+碳纖維后唇一體)。
換了后保排氣管看不大見了,所以加了天蝎尾喉(野馬是沒有天蝎排氣的,只是換了尾喉)。
特寫。
覺得屁股有點空,所以加了小壓尾尾翼。
單面膠+玻璃膠固定。
固定一晚。
某寶買的拉花,先拉了引擎蓋,感覺太丑了貼了一晚就撕了。
然后換了碳纖維的方向盤(翻毛皮手感不怎么好,下次自己買好皮來讓別人包)。
換了碳纖的大屏中控。
仿特斯拉中控,所有按鍵集成到屏幕上,空調風口上的碳纖是貼片,空間扶手哪里也是貼片。
這次準備來個大改動,先換GT350的前杠,塑料。
拆下原廠前保。
換上。
上車圖。
接下換了尾標,買的是蓋板替換。
強烈建議大家不要買這個蓋板,就是個坑,貼合度差的爆炸,我最后是把蓋板上的蛇標扣下來粘上去的,蓋板扔了。
加了BOLX的2.5CM的法蘭盤。
為了達到更好的姿態,選著了BLOX 鍛造法蘭盤,配套10級的加強螺絲,性能強悍,品質沒的說,輪距加寬后,前后輪轂與葉子板齊平,整車視覺效果不僅更加飽滿了,而且超控性也得到了提高,是一個一箭雙雕的改裝方法。
BLOX鍛造法蘭盤。
上車效果。
加裝BLOX鍛造法蘭盤后,輪胎差不多和葉子板齊平。
感覺比以前飽滿了一些。
改完之后洗車時拍的圖。
屁股。
然后換了GT350的葉子板(玻璃鋼)和尾翼(碳纖維),那段時間超迷GT350。
一直看葉子板上的轉向燈不爽,換葉子板的時候老板沒有問我直接打孔了(因為原廠鐵葉子板上這個位置也有轉向燈)。
把葉子板上的洞填了重新做了油漆。
并且換了GT350的后唇。
前面也貼了蛇標,看起來很接近GT350了。
晚上去空路跑了一次0-100加速,到現在只改了外觀,動力和操控沒有動,感覺進6秒有希望。
內飾全景。
把原廠霧燈換成了領航燈。
外觀弄得差不多了,開始動操控。
換一套20鍛造輕量化輪轂,后輪轂10.3公斤原廠13公斤,輕了不少。
前9J后10.5J,胎用倍耐力PZERO前255/35/20后285/35/20,配套BLOX 鍛造螺絲,也是輕量化優先!
總結一下后悔買美規的原因:
1.卡鉗,美規前2活塞的剎車力其實是夠用的,就是樣子不好看。中規直接配的是布雷博4活塞,性能外觀都比美規的要看,買了美規肯定得改剎車,不然改了大尺寸輪轂會顯得里面很空很丑。如果是中規我個人覺得剎車可以不用動或者是后期改;
2.后尾牙,美規是3.14中規是3.55,大尾牙的作用是增加扭力及加速性能,但它也會降車子每檔位極速。簡單說就是大齒輪比的尾牙能提高加速性能,但是會降低低速。看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吧,我也不跑賽道,平常沒事的時候玩玩01,那我就更喜歡大尾牙的中規;
3.中控,我一開始用的是車商加裝的SYNC2,然后用改裝的仿特斯拉大屏,安卓系統,開機要1分鐘,觸控反應有點慢,而且放電影放MV的時候,因為是豎著的11寸,只有中間一半的屏幕在放,手機屏幕投影的功能也基本上是個擺設,操作起來很麻煩。還是建議大家升級原廠的SYNC3,反應快,分辨率高,還有自帶的CARPLAY。
下面上圖。
這是車商加裝的SYNC2,教大家怎么分辨原廠還是加裝。整個屏幕是突出一點的,原廠的SYNC2跟下面的的空調面板表面應該是一個平面的。
改了的特斯拉大屏,放MV時屏幕也就跟原廠的那個屏幕差不多大,樣子還不錯,但還是SYNC3好用,如果不差錢還是直接上SYNC3。
最新的照片。
感覺車身還是太高,過段時間上絞牙。
輪轂特寫,搭配BLOX鍛造螺絲。
這個角度還是很好看的。
GT350前臉。
腰部特寫。
車尾45度。
車尾。
整車側面。
20寸大腳特寫。
與輪轂搭配的BLOX鍛造螺絲采用的是鍛造7075-T6鋁合金材質,特殊的加工工藝,讓其在保障足夠強度的同時,輕量化發揮到了最大化,與鍛造輪轂一樣,輪下質量減輕了,操控性也提升了,不是改裝圈里有那就話“輪上減少10斤不如輪下減少1斤”嘛,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螺絲顏色選擇了與輪轂相呼應的黑色,很有質感!
BLOX 鍛造輪轂螺絲
到此為止的
改裝清單:
GT350前杠
GT350后杠
GT350葉子板
GT350尾翼
JS20寸單片鍛造輪轂前9后10.5J
倍耐力P0運動胎前255/35/20 后285/35/20
BLOX 輕量化鍛造輪轂螺絲
BLOX 鍛造法蘭盤
內飾和其他一些小東西我就不說了。
現在開始上正片,寬體改裝。
等了兩個星期的STAGE3寬體輪眉到貨,這款輪眉假貨網上比較多,想改的朋友要仔細分辨。
樹脂材質,碳纖維材質的話太貴,性價比不高,個人覺得沒有必要。買之前建議跟賣家說清楚是原廠前杠還是GT350前杠,兩個杠的輪眉不通用。
正品的話有個向內的弧度,假的是向外的弧度,價格很便宜,裝車后看起來很胖,建議大家買的時候問賣家要他們賣出的輪眉的裝車圖,基本一眼就可以分辨
這款寬體不能用GT350葉子板,所以換回原廠的葉子板。
開始比對位置,做切割準備。
開始切割葉子板。
改寬體的朋友必須得有這個心理準備,前葉子板還可以復原,后葉子板是連著車體基本是無法復原的。
微調的打磨。
安裝方式我選擇里面打黑膠外面用自攻螺絲固定。
安裝完成,之后就是噴漆。
做好油漆之后拍的圖,貼合度還不錯。
因為加了寬體,所以墊了50MM的法蘭盤,讓輪轂與輪眉齊平,品牌依然選著BLOX,有保障!
改了寬體之后必須要改避震,原廠避震太高,視覺效果差。
選用YH絞牙避震,32段軟硬 高低可調。
換了避震之后我大概開了半年左右了,我調的偏硬,支撐性感覺完爆原廠避震,日常代步使用也不會太累,下賽道操控也能帶來很好的提升,最主要是性價比巨高。
降下來之后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兇悍有殺氣。
拍照技術不行,拍不出趴在地上的感覺。
現在突然覺得換標很LOW,自己把蛇標給扣掉了,還是改出自己的風格最重要。
避震上完就得上排氣了,YH中尾段,做工精良,性價比很高。
上車原車安裝位完美安裝。
帶回壓的排氣,不損低扭,聲音低沉有力。
為了配合寬體效果,定制了兩片式鍛造輪轂。
等了一個月才到貨。
細節。
改了寬體之后覺得前臉太單調,加了前鏟。
拍照技術不行,總覺得拍出來的照沒有實車好看。
后續的
改件清單:
STAGE3寬體套件
YH絞牙避震
YH中尾段排氣
定制兩片式鍛造輪轂
定制前鏟
BLOX 定制鍛造法蘭盤
BLOX 鍛造螺絲
特此感謝車主“聾耳甲”,謝謝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