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改裝之路是從一個地下停車場開始的,買車回來的第二天在車位旁邊停了一部藍色的z4,adv.1的輪轂加上橘色BremboGt和BilstienB16的絞牙避震馬上使我的小黃相形見拙。從那天起我就一直惦記著一定要去改避震,本人的第一件改裝件就是這么來的。不得不說改裝真的是一條不歸路,開始了就再也停止不了,導致我從一個一無所知的菜鳥變成了現在略有研究的改裝小達人。
改裝清單:
外觀:(外觀方面如果不打算改什么的,我個人認為短天線和新款的葉子板轉向燈以及純黑的中網是必改項)。
1.日本m-tec白色天使眼
2.德國富麗全車黑色防爆膜
3.德國原廠m-tech前包圍
4.3D DESIGN碳纖維前唇+尾翼
5.德國HAMANN側裙+后杠
6.原廠performance碳纖維后視鏡殼
7.美國3M陶瓷白車身貼膜,中網亞黑噴膜
8.2013新款Z4葉子板轉向燈
操控:
9.HARDRACE后傾角調整器,原廠可調范圍非常有限,這套東西價格便宜實測可調到-5°以上,~現在我調到-2.5°,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外八字腳,增加過彎穩定性。
10.德國Bilstein B16 PSS10絞牙避震, 這套避震調教比較方便·安裝只需要調好高度做好定位,軟硬可以頂起車子后通過旋鈕來調整,但是作為絞牙避震來說完美狀態下還是KW V3比較好,無論是高度還是回彈下壓。但是V3調教極其復雜和耗時太久,到完美狀態少說要調半年以上,所以在這里建議有時間和追求車身“低度”的選擇v3,而時間不多又想快點改到位的選擇B16或B12,在完美調教之前B16是比V3舒服很多的。
11.BremboGT前六大鮑魚配380x34mm碟,BremboF40后四小鮑魚配355x32mm(保留原廠電子手剎后輪雙鮑魚結構),目前主流的剎車品牌,BremboGt是比較線性的,前段比原廠大力30%,中后段特別高速狀態下大腳剎車汽車會很穩的減下速來,而AP就是前段非常迅猛的,中后段較GT來說乏力。Alcon本人不推薦,目前Alcon已經沒有進口的了,市面上基本找不到一套英國原裝進口的套件了。藍色控可以選擇Endless,比較中性而且造型非常漂亮。
12.臺灣BC雙片鍛造HB09 透明紅+高亮度拋光,數據前19X9J ET30,后19X10J ET35。這套輪轂顏色全定制,單個重量大概10KG多點,結合外觀來說性價比還是不錯的
輪胎為固特異F1防爆 前輪225/35/R19、后輪255/30/R19。有的人問什么9J/10J的輪轂用這么小的輪胎,
這里必須說一下,追求極限性能的話請選擇18寸的輕量化鍛造如TE37+日本橫濱或普利司通re11半熱熔胎,本人23I動力沒那么猛所以選擇外觀控+偏小的輪胎營造拋邊的感覺。
動力:
13.美國Karztec(東莞卡士特)真空碳纖維高流量進氣風箱+真空碳纖維引擎機蓋,有效增大進氣量和降低進氣溫度。大家都知道汽車的工作就和人差不多,依次通過進氣,做功和排氣, 這個風箱改后可以大大增加進氣量,呼吸更加暢順。
14.Techtec ECU電腦調教,這個純屬無聊改的,自然吸氣改ECU用處確實不大,輕微提升起步扭矩。
15.日本IP(原來的OKD)高壓點火裝置,這個效果真的挺明顯的,油門直接靈敏了。轉速上得快
16.首保后一直使用法國神油Motul 300v,車子動力充沛,游離于紅線之間。不過保養略貴每3000-4000公里換。
17.美國Dino-tech前中尾排氣+澳洲Titan無催化頭焦。
先來內部的碳纖維心臟,為了這套23I/30I專用的碳纖維風箱我可沒少跑路廣州到東莞兩邊跑啊跑啊跑啊跑啊跑啊大半年才完美研發出來。必須套圖啊~成品出來后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愛車本來就應該有這種執著。
側面這個角度也不會陌生
給深凹輪轂一個特寫。。性感。
敞篷來一個,~~飽滿的輪子看上去很是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