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養車過程中,我們經常會在朋友圈中談論養車知識,比如“新車要拉高速”“大排量比小排量費油”“日系車安全性低”等等。雖然這些老生常談的話題,經常出現在老司機的口中,但未必都是正確的。而通過嚴謹的科學驗證,其中很多還都是假知識。
一、小排量汽車更省油
絕大多數人認為小排量車一定比大排量車更加省油,這是沒錯的。從能量守恒定律來說,排量越小,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小,從而油耗也會更低,但如果要放置在20幾年前,還勉強說的過去,但要放在如今就不那么嚴謹了。
油耗的多與少與發動機技術、車重、駕駛方式有直接關系。在發動機技術日益提高的今天,增壓機、輕混動、可變正時等等新技術,都可以讓小排量發動機發揮出過去大排量發動機的功率效果。而車重大排量小,出現“小馬拉大車”的情況,同樣不會省油。而駕駛方式上,如果你起步就地板油,那小排量發動機一定比大排量更費油。
二、日本車安全性低
在老司機的話題中,我們經常能夠聽到“日系車安全性差,車身鐵皮薄”等字眼。難道日系車真的要被這個黑鍋嗎?
這么說是非常片面的,日系車雖然車身重量較輕,但對于安全性來說,并沒有通過偷工減料去影響。而如今的汽車制造技術,不再像過去通過鈑金的薄厚來衡量車身安全性。而是在車身輕量化技術加持下,通過車身造型設計、高強度鋼的加入來保證整體安全性。
三、燃油保能提升動力
我們在加油或者到維修店保養車輛時,經常被銷售員推銷燃油保。廣告語都十分統一,其功能夸大十分嚴重,什么“清洗發動機積碳”“增加發動機動力”等等,一瓶從50-150元不等。難道燃油保真有這樣的功效?
從功效上來說,燃油保確實有助于發動機動力的提升,并且對燃油管路減少積碳有一定幫助。但這些也只是十分輕微的。要說加上它,我們的動力就有什么質的飛躍那是不可能的,從清理積碳的角度上來說,老車還更不適宜添加。最主要是價格,一小瓶半升都沒有,要買幾十甚至百元以上,小編認為與實際功效并不對等。
四、車重就一定安全
對于很多老司機依然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車子的重量越大表明鈑金越厚,開起來也越穩,在遇到事故時也越安全。難道真是這樣?
車重并不代表車就非常安全。衡量一臺車的安全性要從多方面去考慮,比如車身高強度鋼的比例、車身潰縮區的設計、車身造型的設計、被動安全功能的多少、主動安全配置的多少等等。至今小編還沒聽說哪個測試機構是通過車身重量來判定安全性的高低。
五、防凍液僅在冬天使用
從字面上來看,防凍液具有防凍功能,確實只有在低溫情況下最為適用了。那么夏天就不用了嗎?用水能替代?在一些四季都在0°以上的城市,就不需要使用防凍液了?
防凍液除了防凍功能以外,還有除銹、防沸、清潔這三個作用。如果我們使用水來替代防凍液,那么發動機水循環系統將會在短短1個月時間產生大量水垢。對零件產生極大影響。
寫在最后:
上述的幾個養車知識,你是否一直都信以為真?其實還有很多養車知識都不是十分嚴謹,尤其是面對如今高速發展的汽車技術,更不能拿過去的一些常識來衡量。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