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裝圈的小俚語:
HellaFlush:hella是hell of的縮寫,意思是特別的,很多的;flush是輪轂與輪眉齊邊的狀態。請勿叫它“海拉風”或者“海拉范兒”。
Fatlace:是贊助HellaFlush的服裝品牌。
illest:ill和sick在俚語里是NB的意思,加上est代表它的最高比較級,你懂得。
2020年輪胎市場仍然波濤洶涌,年初的疫情讓中國輪胎市場陷入停滯,人們都待在家里不敢出去,所以接到的投訴不多,但隨著疫情減弱,輪胎市場恢復,大眾購買輪胎的熱情高漲,但同時也有很多人使用到了問題輪胎,但由于輪胎市場并不是大眾的焦點,很多用了問題輪胎的車主找不到人申訴,絕大多數投訴都是車主直接投訴,有少量投訴來自經銷商,也正因為如此,轎車輪胎投訴的數量遠遠大于卡客車輪胎。
品牌被投訴次數排行
在投訴中,絕大多數都是車主投訴,所以主打轎車輪胎的品牌被投訴的次數明顯多于其他品牌,且因為大部分上檔次的轎車都使用的是外資品牌的輪胎,也就造成了,外資品牌的輪胎被投訴的次數明顯多于國產品牌,這也是因為外資品牌輪胎在中國保有量巨大,所以出問題被投訴的概率也會更高。
但被投訴次數多的輪胎就不好嗎?不一定,所謂存在著偏差,家用轎車輪胎市場幾乎被外資品牌所占據,所以使用的人多了,自然問題也就來了,有的輪胎品牌一次都沒有被投訴,但是不代表質量萬無一失,如果沒有人使用當然沒有人會投訴。相較于轎車輪胎,在卡客車輪胎中,國產品牌成為焦點,很多的大貨車輪胎出現鼓包開裂等問題,很多的國產卡客車輪胎因為成本的原因,出問題的概率比較高,而外資輪胎因為市場占有少,被投訴的就比較少,所以在轎車輪胎領域國產要向外資學習,在卡客車輪胎領域外資輪胎企業要向中國學習。
投訴人類別
在投訴群體中,94%都是個人用戶,說明了誰都沒有車主重視輪胎的質量,畢竟作為最終使用人,車主對于輪胎的重視程度不言而喻,輪胎企業做好的產品就是讓車主滿意,只要車主滿意市場反響好,就是好輪胎。經銷商只占一小部分,很多的廠家將售后交給經銷商,很多的經銷商也是因為廠家不管問題產品才無奈投訴,這就反映出了一家輪胎企業有沒有擔當有沒有責任感。
被投訴原因排行
大部分輪胎出現問題的原因都是輪胎開裂,很多的車主輪胎對于車輛很愛惜,所以也不存在行駛不當造成輪胎損壞的問題,但輪胎開裂的判定比較困難,也是輪胎企業比較頭疼的問題,很多的輪胎企業對于開裂都是含糊其辭的解釋,車主自然不買賬,產生糾紛就在所難免,其次是鼓包,這也是比較難判定的,每個車主的駕駛習慣不同,所處的路況不同都會對輪胎產生不同的影響,所以很多時候,車主與輪胎企業的責任很難劃分。爆胎就比較嚴重了,但同樣很難明確的區分責任,車主和輪胎企業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輪胎使用時間
輪胎使用小于半年的占19%,這時輪胎還處于全新狀態,車輛一般也是新車,所以輪胎出問題的概率并不是很高。大于半年小于一年的時間中也是輪胎壽命的初期,除非輪胎有非常致命的質量問題,一般輪胎還是能夠安全使用的。大于一年小于兩年的時候輪胎和車輛都會出現磨損,輪胎由于風吹日曬,發生問題的概率開始變大,這段時間也是許多車主開始關注輪胎問題的時間,大于兩年的車輛很多部件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包括輪胎在內的橡膠件可能會出現問題,如果車主的駕駛習慣有問題,也會加劇輪胎的磨損程度,所以出問題投訴的會更多。
損失金額
大部分的車主都是安裝四條或兩條輪胎,所以一般即使四條都壞了損失也在1萬元以內,損失1萬元以內的占53%,5萬元以下的占27%,部分豪車輪胎會貴一點,還有部分卡客車輪胎多,損失金額比較多。5余萬元以上占9%,一般經銷商的貨比較多,如果出現問題,損失的會比較多。
輪胎投訴地域
在全國多個省份中,山東、廣東、江蘇、浙江這些省份投訴量相比較大,也許是這一地區輪胎企業比較多,市場相對混亂所導致。沿海地區的投訴量要多于內陸地區,山東、廣東、江蘇、浙江、湖北、四川、上海都是人口稠密的地方,車的保有量大,自然投訴的量就大。
期望解決方案
大多數人都是比較理智的,有66%的車主要求免費更換,可以說這樣的要求理所應當,很多輪胎企業都有輪胎險,輪胎出問題也能賠,這樣的要求應該很好滿足,還有11%的人要求退貨,有6%的人要求經濟賠償,還有5%要求進行訴訟,11%的人要求召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