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R35 GT-R在臺販售以來改裝話題總是不曾間斷,相信大家印象最深刻的一輛R35,一定就是曾經登上刊封面的AAI這輛全車碳纖維樣式R35,先前本網站曾介紹過本車Mines Spec-X改裝報導,不過AAI最近又再度將本車運往日本改造成千匹樣式,并在本月OTGP中亮相式跑,現在就來看看這輛怪物等級的R35到底有什么進化。
去年底本刊曾舉辦過14周年年度最佳改裝車票選,本車不但被編輯部評選為2010年最佳改裝車,最后在讀者票選中擊敗眾多對手,獲選為Option 14周年的最佳改裝車選,相信本刊的讀者對這輛車都不會太陌生才對。先前本刊曾經多次針對本車進行過改裝進化的報導,從最早的Mines電腦改裝、全車碳纖維套件加持、Mines Spec-X 600hp樣式一直到Mines Spec-X 800hp樣式,一路上本車都按照AAI的計畫循序漸進,一步步進行階段性的改裝,為的就是替日本Buddy Club總公司打造出一輛最具話題性的代表作,同時也為自家產品進行宣傳工作,因此才會不惜斥資打造出這輛高規格的改裝勁車。
Buddy Club R35 GT-R本次升級在動力部分經過Mines最終級版的Project X動力升級,道路行駛使用一般98無鉛汽油即可發揮超過1000hp的強大動力輸出。
本車的改裝方向以最緊繃的街車為主,也就是打造出一輛能實際在路上行駛的街道版改裝車,而非純競技取向的廠車模式,讓R35車主都可以比照辦理,因此在許多地方都有不得不妥協之處。本車最早的改裝采用Mines Spec-X 6.0 Kit,也就是針對進、排氣及電腦升級,動力約可上看600hp的水準,Mines Spec-X 8.0 Kit則在600hp套件的基礎上在追加Mines原廠強化型渦輪,搭配上ARC 進氣冷卻器、Mines電子節氣門(口徑加大2.5mm)、Mines高角度凸輪軸(IN 256°/Lift 10.2mm、EX 264°/Lift 10.5mm)、Buddy Club鋁合金進氣導管等周邊,經過Mines電腦調校后可輸出約800hp的實力。
一般街道改裝版的R35通常都不會更換進氣歧管,不過為了大造出千匹以上的馬力,因此本車追加了Mines特制加大進氣歧管套件。
而此次將本車運往日本一方面是由Buddy Club進行底盤升級,而動力部分則是將引擎卸下交由Mines進行大幅度的引擎改造升級。而Mines最終級版的Project X動力升級,是基于之前介紹過的Mines Super Response Complete Engine的再升級版,除了基本的鍛造活塞、鈦合金連桿、曲軸平衡、高角度凸輪軸、強化氣門等腹內改裝與加大進氣歧管外,引擎本體更追加了缸體的強化改裝,搭配上原有的Spec-X 8.0 Kit與Mines重新調校電腦后,使得動力超過1000hp驚人的輸出!
Mines渦輪進氣管路套件采用鈦合金制作而成,配上加大節氣門與Map Sensor的修改,讓R35的進氣效率提升許多。
然而對應如此巨大的馬力增幅,變速箱部分也必須經過大幅強化才組以承受千匹馬力的摧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因此換上了澳洲的專業競技用傳動品牌PPG所推出的六速強化齒輪組套件(針對每個齒輪進行強化,特別是一檔齒輪厚度比原廠品增加約30%),齒比也重新配置過,并且追加Willall Racing強化離合器片,讓這組變速箱與離合器至少可以承受1000hp、120kgm的動力輸出而不至于損壞,以確保超過1000hp的動力能夠完整發揮出來。
冷卻效率部分采用ARC加大進氣冷卻器,來冷卻經過壓縮后的高溫空氣,有效提升空氣中含氧量來提高引擎工作效率。
排氣部分采用Mines特制的全段大管徑雙出排氣管,以便對應排氣量的提升當然排氣聲浪也是相當一拜。
保桿外側孔洞原本是用來導入冷空氣冷卻剎車,但后來發現剎車溫度不會過高因此就將孔洞封閉起來,而內側孔洞則是讓機油冷卻器及變速箱油冷卻器使用。
動力部分交由Mines完成之后,千匹動力也必須由相對應的底盤改裝才能對應,這部分也是本次升級的主要重點,因此這次才會大張旗鼓的將R35運至日本Buddy Club總部進行大幅改造,而改裝項目第一個就是針對原廠底盤套件進行升級,換上全套由Buddy Club量身打造的底盤結構套件,包含前強化三腳架、可調式后懸吊連桿、仰角束角調整器、強化方向機連桿等,讓此輛R35不但有更精進的操控能力,路感的回饋度也更為精準可靠。
Buddy Club R35在底盤部分可說是好料用盡,光是Yokohama A005全熱熔胎、Buddy Club P-1 Supermo輕量化鍛造輪圈、Alcon前后六活塞卡鉗加上AST Competition 3 Way高壓氮氣避震器,幾乎就等于一輛國產房車價格。
除了在底盤部分的強化,懸吊系統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本車搭配的是擁有豐富賽車實戰經驗的荷蘭AST避震器,AST目前在Porsche Cup、WTCC、BTCC2等國際賽事享有盛名,深獲許多廠隊的愛用,而本車所搭載的則為最高等級的Competition 3 Way高壓氮氣避震器,Bound可作出High及Low各自11及12段調校,而Rebound亦有High及Low各自12段調校選擇,能為這輛R35帶來更佳的操控性能。
本車內裝目前僅保留駕駛介面部分,由于要維持街車樣式,因此會將所有內裝全部安裝回去,而空調與音響系統也都會完整保留。
而輪圈方面,本車由于為了能夠參加國內外的場地賽事,因此選用了Yokohama為R35特別生產的A005全熱熔胎(光頭胎),尺寸為290/710R20,而這個規格的光頭胎目前也只有Yokohama有在生產,讓1000hp的R35有足夠的抓地力能夠發揮馬力,而輪圈方面則是Buddy Club專為R35所生產的20寸P-1 Supermo輕量化鍛造輪圈,而制動部分則選擇Alcon前后六活塞卡鉗,為沉重的R35提供穩定且巨大的剎車能力。
車內兩張座椅是Buddy Club主打的P-1 Racing碳纖維賽車桶椅,不但舒適且包覆性相當優異。
底盤系統整個完成強化之后,車體的強度與人身的安全性也是這次升級的一大重點,有鑒于此,Buddy Club特別為這輛車量身打造了高規格的全套防滾籠,結構完全比照廠車規格辦理,不過由于R35車體結構相當扎實加上本車為街道設定,因此并未實施全車點焊強化,僅針對焊接防滾籠的地方進行部分補強,此外,目前本車雖然差除大部分的內裝,但后續AAI會將內裝全數安裝回去,并保留原廠音響與空調設施,以維持街道使用的完整性。
車內的防滾籠是由Buddy Club完全按照廠車規格特別制作,除了能提升車輛剛性外更能保護駕駛者的人身安全。
而此次AAI掌門人阿杉哥在大鵬灣OTGP賽事中,駕駛這輛街車樣式的千匹R35挑戰GT Challenge A組,在測時賽中小試身手跑出1分51.207的最佳單圈成績,在正賽中力抗力抗Porsche Cup Car軍團最后以第五名完賽,根據阿杉哥指出,本車由于動力實在太大相當難控制,因此不得不將馬力縮減至700多匹左右,再者由于本車是從日本運回臺后首度駕駛,底盤部分調校尚未完備,加上原廠油箱在側向G值較大時會有吸不到油的現象,以街車設定的這輛R35而言,這樣的表現實屬非戰之罪。
Mines特別改造的Project X引擎可承受渦輪壓力值超過2.0bar之譜,但在賽道上由于馬力過大不好控制,因此不得不調降壓力值來縮減動力輸出。
為了減低R35沉重的車身重量,除了先前改裝的全車碳纖維套件外,還特別將后擋與后三角窗玻璃換成壓克力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