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電車習慣了,再開油車,突然開不習慣,這6件事情,基本上都會碰到。
今天我一條一條來說說。
電車開起來更平順
第1個,電車開起來會更加絲滑,再回去開油車,你會發現換擋的這個頓挫感會更明顯。甚至以前沒有發覺、察覺到的頓挫,現在也能感覺出來了。
因為大部分電車,都是沒有變速箱的,那起步的時候,電機可以直接爆發“最大的力”。
從特性曲線來看,這電機起步的時候,扭矩就是一條到頂的直線。
而發動機的特性曲線,一般要隨著轉速的上升,扭矩才會逐漸增大。
一般渦輪車,是在1000-2000轉左右能達到峰值扭矩,自然吸氣,可能要到4000轉左右。
從我們開車的角度來說,油車起步,總要等發動機的轉速上來,而且還要等變速箱換擋,那平順性和電車相比,確實還是有些距離的。
電車用車成本很低
第2點,電車的用車成本更低,“電門”可以踩的更爽。你再回來開一次油車,加上這么一次汽油,會感覺:怎么那么貴?
家用車里面,性能好一點的油車,百公里油耗你按9個來算好了,1公里成本也要個7毛錢。
那排量大一點的油車,油耗其實要更高。像我們公司小伙伴這臺2.5升自然吸氣小車,平時市區開開,都是12-13個油的,算下來每公里要1塊錢了。
但如果是電車,就算我們開的比較猛,百公里電耗20度,已經算是非常高了。充電就在外面找最貴的時候充,1.5塊一度,那每公里成本也就只要3毛錢。
所以開慣了電車,習慣了這種隨便踩的感覺,再去開油車,你會發現怎么又要加油了,怎么這車比以前更費油了?
電車提前啟動空調不心疼
第3件事,就是開習慣電車之后,遠程啟動空調好像更不心疼了。
有些朋友說:遠程啟動空調,油車老早就有這個功能了。
確實是有這個功能,但還是有很多朋友,都不愿意為了吹點空調就提早啟動。
雖然沒差幾個錢,但心里面會覺得有點浪費,大部分朋友都是有顆節儉的心的。
而電車遠程啟動,又沒有什么發動機,直接電池里的電撥點出來開空調就行了,也不會覺得浪費,本身也便宜。
一般手機APP上點一下,好了好了OK了,是吧。
雖然平順了,但容易超速
雖然電車有很多好的地方,但有些地方,其實油車反而更舒服。
你重新開上油車,也會覺得不習慣:原來開油車不用注意這些地方的。我們接著往下說。
第1個,剛才開頭講了,電車加速平順,又沒什么發動機,聲音也小很多是吧。這就會導致電車在高架、高速這種通暢的道路,反而更容易超速。
不要以為電車的后段加速就沒什么勁了,實際上20萬左右的電車,即便是80-120km/h這種后段加速,一樣是比同級別的油車要快的。
網上測試也不少,感興趣的朋友你可以去搜一下看看。
然后電車反正充電便宜,很多朋友就更舍得踩“電門”。超車的時候,都是一腳“地板電”踩到底的,確實很容易超速。
動能回收和油車還是有區別的
第2個,即使現在很多電車都有動能回收,體感上也沒有那么明顯了,但是和油車比還是有區別。
像這臺電車,你就算是把動能回收開成低,油門松掉之后,儀表盤上還是會顯示。
而且有一定的回收力度,車子也能明顯感覺到是在慢慢減速的。
和油車相比,也不能做到那種真正松開油門,就滑過去的那種感覺。反而是有種好像有人把剎車輕輕點著,吱吱在那邊磨的感覺。
坐電車的人不一定舒服
第3點的話,就是雖然電車開著比較舒服,但是坐著的人可就不一定舒服了。
之前我也講過的,人的前庭器官,如果受到了車子的加速度,但是又沒有聽到發動機的聲音,兩邊的信號很容易產生沖突,一產生沖突就容易暈車。
而油車,就算你踩的比較猛,也是先聽到發動機的聲音不斷變大,車子加速了才開始快起來的,有一個漸進的過程,會更容易適應。土話叫:有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