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到底省不省錢?開個五六年就要換電池,一塊電池七八萬,都得自己出,之前省的錢還不夠換電池,這是不是真的?今天就來詳細講講。
首先,早在 2015 年,國家就出臺規定,要求汽車廠家為消費者提供三電系統的質保,其中對于乘用車,要求是不少于 8 年或者 12 萬公里。那發展到現在,其實很多廠家的電池質保政策還要更好,像特斯拉三電系統的質保時長最短是 8 年 16 萬公里,最長是 8 年 24 萬公里,比亞迪、極氪等品牌還有首任車主終身質保政策。所以,如果真到了 8 年內電池出現了嚴重衰竭,直接開去 4S 店檢測就行了,低于廠家規定值,就可以免費換掉,自己不用掏錢。
網上也可以搜到很多免費換過電池的案例,不是我在那邊腦補、想象出來的。而且電池衰減有廠家質保,那要是磕了碰了呢?其實也不用擔心,現在的電車保險肯定都是包含電池的,不管是自然災害還是意外事故,不管你是開著、停著還是在充電,電池出了問題,保險都是可以賠的。
不過,這種賠償也分幾種情況:
如果只是電池包外面有磕碰變形,可能就是簡單給你維修一下,保險不會傻到出錢給你買個新的電池包;
真到了要換電池包的地步,那如果車子比較新、殘值比較高,保險可能會咬咬牙,為了今后的生意和面子,就給你換了;
要是車子已經殘值不高了,比電池還便宜,那大概率就會直接走全損,不修車了,車子的殘值錢賠給你,你把“尸體”給它。
當然,大部分情況下,確實不用自己出錢,不過也有例外:
買了一些相對小眾一點的品牌,時運不濟,廠家先我們一步倒下了,那 4S 店怎么去找?沒有了,只能自己想辦法;
根據中汽協的統計數據,大概有 16 萬的車主,還都屬于這種情況,你說少還真不少了,對吧。
比如說李先生買了一輛電車,才開了一年多,電池出問題了,售后檢測說需要更換整塊電池,但廠家已經破產,走質保是沒戲了,只能自費,要 8000 到 10000 塊錢。
這種還算好,至少售后門店還在,那有些車企售后也沒有,想維修連門路都沒有,有些朋友干脆就不換了,留下來接著開,反正就續航少一點,也不是說不能開,不會動。還有些朋友會去外面的維修店,一般就是換個別的電池組,價格可能也就 1000 塊錢、2000 塊錢,也不是不能接受。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買電車買的太早了,現在確實已經過了質保期,那想換電池就得自費了。你像 2016 年以前的電車,質保期還沒有統一標準,有的電池質保是 3 到 5 年,車子開到現在,的確就是出質保期了,那換電池只能自己多出錢。這關鍵是車子本身也值不了多少錢了,這篇報道里面就提到:車子換個電池包要 4 萬塊錢,車子的殘值其實也就是 4 萬塊錢,電池和車等值。
你換吧,舍不得錢,你賣吧,自己又覺得虧太多,死活都是 4 萬塊錢要虧掉,真的是非常糾結,相當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