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S店買完車后,銷售總會提醒我們:“質保期內要來4S店保養噢,不然出了質量問題我們會拒保的”,但是如果你被銷售“嚇”到那就是落入了他們的圈套。現在的網絡非常發達,信息也越來越透明,車越來越難賣了,4S店賺的不是一輛車多少利潤,而是通過走量賺廠家一年一結的返點錢。
4S店的日常運營成本很高,如何保證現金流呢?只有通過售后這一條路回籠資金,所以才想讓客戶留在店里保養。那么問題來了,不在4S店保養真的不質保嗎?下面聽我細細分解!
早在2014年9月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就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其中指出:汽車生產及其授權銷售、維修企業(包括進口汽車經營企業)應告知消費者按照使用說明書要求正確使用、維護、修理汽車產品,不得限制、干預消費者自主選擇維修企業和維修服務,不得以汽車在“三包”期限內選擇非授權維修服務為理由拒絕提供維修服務。
說白了就是不能因為質保的問題限制車主在4S店保養。當然,我們在外面保養的時候還是要選擇正規的維修廠或者快修店,這也是我們日后找4S店質保的基礎和保障,第一能保證所用配件是正品,第二是機修師傅技術過關,能夠按照規范修車,第三是有保養記錄可查,并且保養周期是符合保養手冊的。因為用了假配件或者維修技師技術原因導致的零部件損壞4S店是有理由拒保的,所以我們在選擇快修店保養時也要擦亮眼睛。
2017年9月19日,全國首例因為在維修廠保養而4S店拒絕質保的案件在長沙市雨花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車主變速箱故障向廠家申請索賠,但是廠家以沒有在4S店保養拒絕了質保的要求,車主把廠家告上了法庭,車主敗訴了。
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車主在向4S店申請質保時,不能滿足上面說的三個條件,所以敗訴了。車的質保和手機的一樣,首先你得不是人為因素導致的零部件損壞,其次不能因為使用了假冒偽劣產品導致損壞而去找廠家索賠。說通俗點就是只要是廠家的質量問題,就能質保。
天下苦4S店久矣,買車被套路不說,保養還這么貴。買車是一時,用車可是“一輩子”,我也問了很多身邊的朋友是如何看待在4S店保養的,90%的人都嫌4S店的保養貴,但是又怕在4S店保養不能質保,可見不在4S店保養就不質保的“傳說”已經深入人心,同時也說明4S店保養確實是貴,不僅工時費比快修店貴,材料費也貴。
以寶馬3系為例,在正規的快修店做一次保養比4S店便宜了400元,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能少花錢當然希望少花。
4S店貴,不想在4S店保養,但是又怕在外面保養品質沒有保障,在外面保養靠譜嗎?的確,4S店相較于快修店來說更加的正規,所用的配件還是原廠的,維修技師還受過廠家的培訓,但是保養并不是一件很高深莫測的活。其實基礎保養就2個項目,更換機油、機濾,看個兩三次有一種自己也會換的錯覺,事實也是很簡單的機械動作,并且在正規的維修廠或者快修店保養質量都是有保障的,所以不用擔心。
來源:http://www.qichexinxiw.com/che/7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