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又召回了!
準確來說,這次又是東風本田,但不是其旗下的思域和CR-V這兩款當紅車型,而是熱度稍遜的XR-V。
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來自東風本田的召回計劃,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決定從2019年3月14日起,召回部分2018款XR-V,共計2835輛。
此次召回的原因,是由于在組裝過程中部分右后輪輪轂軸承單元的緊固螺栓扭矩不足,可能會造成松動,從而導致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出現異響、晃動甚至在極端情況下右后輪有脫落的風險。
召回范圍是2018年12月17日至2018年12月24日生產的部分2018款東風本田XR-V,共計2835輛。
同是本田合資企業,為何東本在國內頻頻出現質量問題?
日系車可靠耐用的特性世人皆知,其中兩田之一的本田更是憑借在發動機方面的獨到見解在國內贏得了不少粉絲。
然而隨著銷量的持續上漲,本田品牌在產品質量方面卻頻頻被曝出問題,尤其是2018年的機油門事件,讓國人對于本田的可靠性開始產生質疑,特別又在東風本田官方遲遲給不出機油門解決方案后,更是讓不少本田死忠粉心碎。
有坊間消息傳聞:在業界和民間都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東風本田相比于廣汽本田,在產品質量的把控上是有一定差距的,其依據則是:
1、廣汽本田成立于1998年,而東風本田則成立于2003年,前后5年時間的差距,讓廣汽本田相較于東風本田有了更好的技術經驗積累。
2、由于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同一家外國車企最多只能與兩家國內車企合資,所以國內本田的合資對象企業就只有廣汽和東風。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廣汽相較于東風,無論是自主實力還是整體經營管控,前者均比后者更為出色,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廣汽本田在產品質量把控上要優于東風本田。
東風本田質量問題不斷,為何銷量影響不大?
2018年的東風本田累計銷售69.7萬輛,雖然比2017年的72萬輛,在銷量數據上有所下滑,但結合2018年國內整體車市下滑的大背景下,這種輕微“退步”反而讓人更加佩服本田的強大品牌號召力,要知道2018年國內車市最大的質量問題新聞就是來自于東風本田,也就是旗下兩款熱銷車思域和CR-V的1.5T發動機機油門事件。
當然東風本田在銷量上受自身質量問題影響不大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無論是思域還是CR-V,在其各自的細分市場都具有關注度高、口碑積累扎實、動力和設計方面突出的特點。
結語:隨著本田機油門事件影響的逐漸消退,筆者可以預測到,2019年的本田將繼續高歌猛進。但即便如此,還是希望本田,尤其是東風本田在產品質量上更加重視,要承擔起消費者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