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做保養的時候都會發現一件事,在更換機油的時候,有些店家采用的重力換油法,也就是松開油底殼的放油螺栓,利用機油本身的重力釋放機油。還有一些店家采用的是抽油機,將發動機內部的機油抽出來,兩種不同的方法都實現了換機油。本期小編就為你揭秘一下,抽機油和放機油到底有什么不同之處?
一機油到底在哪里?
現在大多數的民用系列發動機采用的都是濕式油底殼,也就是機油一直存放在發動機的最底部。在一些超級跑車上采用的干式油底殼,也就是單獨設置一個機油罐用來承接發動機的機油。鑒于超級跑車的市場占有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本文所闡述的觀點皆指的是濕式油底殼的發動機。
二傳統的重力換油法
幾乎所有的濕式油底殼上都有會有一顆放油螺栓,只要將這顆放油螺栓擰開,機油就會直接從這里流出來。
以上的機油都會通過油底螺栓被釋放出來,因為發動機異常復雜的設計結構,在一些油道里或多或少都會殘留一部分機油,是沒法100%的將機油全部放出來的。
三新穎的抽機油方法
抽機油的方法說是新穎,但是存在時間差不多也有十年了。只不過這項保養方式沒有被大力的普及,很多人都還不知道而已。原來接油機升級了功能,可以實現抽機油,這種設備也并非高大上,價格也很便宜。
將抽油機的真空管插入到機油尺之內,就可以直接將油底殼內的機油抽出來了。完全不用擔心抽不干凈存在殘留機油的情況。放機油跟抽機油在本質上沒有任何的區別,只是形式不同罷了。就好比是用吸管喝飲料和用嘴喝飲料,都可以將飲料喝的很干凈。
四為什么很多店家都推薦抽機油的方式?
1降低勞動強度
我們常常最在意的是自己,卻忽視了別人的感受。
重力換油法必須要將車輛舉升起來之后,通過油底螺栓放油。現在大多數車型都有發動機下護板,拆下來十分的浪費時間。更有一些車主自己外加裝了多塊護板,困難程度就不言而喻了。
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人力成本,做同樣的一個保養,抽機油方法都明顯占據著更大的優勢。
2可以避免油底螺栓發生溢扣的情況
如果你認為只是對店家有用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現在大多數的發動機采用的都是金屬材質油底螺栓。以普通家庭用車一年做兩次保養來算,三年就需要差不多六次。螺栓最大的特點就是經不起經常拆卸,次數一多螺栓就會發生溢扣的情況。溢扣代表著螺栓就廢了,必須換新的。如果是油底殼端發生溢扣,很有可能還要換油底殼,這對車主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無論是怎么說抽機油在多個角度來講,確實比傳統的放機油更有優勢。所以一些廠家也在開始逐步的普及抽機油的保養方式,在路虎的發動機機油的加注口上面,就單獨的設計一個抽機油預留口。
社會的進步方式有很多種,雖然后市場有一點魚龍混雜,但是在抽機油的方式上沒有任何的貓膩,大家放心保養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