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盡顯雪鐵龍C5,鳳頭、豬肚、豹尾。
腰線還是盡顯圓潤!
這樣拍車頭略顯大氣!
側面細長,很舒服的感覺!不會顯得像韓系車那么嫵媚,而是敦實。
略顯5系GT風!
車頭長是重點!
商務風!
屁股短翹!
鍛造C5 crosstourer 分格輪轂,搭配鍛造BLOX螺絲,內核螺母達到10級,安全性能超原廠,外殼鍛造7075-T6材質,將輕量化發揮到了極致,完美!天衣無縫!紅色騷氣十足!
13-17款二代C5定制前唇,車身降低尺寸恰當不影響一般通過性。
安裝玻璃升降器
再說說尾翼,目前車友加裝的較多的為東方之翼,但個人覺得不是太好看。東方從后面看還是側面看都像塊木條板,木有弧形。在某寶上找到一家,再其原有基礎進行完善即形成了現款尾翼。總結一下,個人喜歡之處:C5略顯圓潤,而我的前唇也圓潤,因此尾翼也必須帶有弧形,這樣整體協調,但美中不足的是后面有點寬厚。
弧形恰到好處!
樹脂材料,還沒噴漆,先上車試試!
目測還行
原車是皓月灰,這次還是皓月灰,先噴底漆,再噴調原車一樣的油漆。
里面3M膠帶貼滿,再涂上3M膠水,必須粘牢,不然高速脫落就是炸彈!
完工上車,側面圖
正面圖
背后圖,還是那句話,美中不足,后面有點寬!
整體效果圖
尾翼太喜歡!
按照國人思維,一般都喜歡對稱,奈何一代,二代C5排氣都是單邊單出,即使三代也是如此。僅起裝飾而已,為了美觀大氣,配合對稱思維,個人打算按照個人意愿由單邊單出改成雙邊單出(后續PS,由于圖片較多,流程詳細,喜歡的車友可以作參考)。
以往慣例,愛車鎮樓!
這是原車自帶單邊單出,和咱車體型完全不搭配,體現不出富態!
尾喉和車體大小嚴重不匹配,好比大漢配小腳,憋屈得慌!
二代宣傳效果圖,多迷人,19寸亞德里亞海大腳,配雙邊雙出排氣筒,一個字,絕!
這位車友的很接近原廠,只不過雙出!
新疆米哥的
這個挺個性,如果這樣,個人覺得雙邊雙出好點,比如寶馬或者VV7S。
這個應該是3.0V6,目前通用常見的可能就此幾款。
接下來步入正題,其實這個炮筒才是我最喜歡的,GTR炮筒是我一直的最愛,既然要改就搞出自己喜歡的!
C5銷量低,改裝件更少,某寶找半天才找到這么個適合C5的連接桿,此連接桿造型和東風A9如出一轍,價格980不包郵!
利用原車的鼓,按照廠家宣傳,效果圖就是這樣。
炮筒必須有筒,山東廠家個性定制,山寨天蝎AK平口尾喉,內口徑63MM,外口徑127MM,不包郵價格600。
這就是效果圖,夠大!
由于車上尾鼓要用,聯系到上海車友拆車件一個500元包郵,隨后寄往武漢VTS周總,焊接完成后效果如此,大愛!
加裝炮筒后杠也必須改,仍然沒有合適的,某寶找到通用擾流器,奈何上度不夠,只能裁剪拼接,價格560!其實買了就后悔怕匹配度低,因為問老板說不敢保證,心里更是沒底!
拿到手看起來不錯,那個時候真有信心覺得裝上沒問題,畢竟2個裁剪可以拼湊一個完整的
切割完后效果圖靜等上車!
收到后,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樣,總覺缺點啥,當時崩潰了!這個……心里真不是滋味!
隨即趕往當地排氣改裝店,老板一看笑了,說他不安裝,原因太差了。奈何,為了夢想棄之。但是雙出心還沒死,第二次在改裝店搞起,我的3000大洋全沒了!
改裝店就有尾喉,當即決定用此款!繞了一圈還是方口,不過此款為內八字,也不貴一對380,能接受。
造化弄人最后還是方口,炮筒夢破碎!
開始搞起,首先切掉原車尾喉。
菊花眼,這個好有內涵,哈哈!
用砂輪機打磨,主要是后杠切口周圍,打磨平
后杠挖空邊緣也必須用戳子抹平
同理在后面原車后杠挖一個和左邊差不多的孔。
老板說他干了7年,一刀子下去就出來了,技術精湛!同理完后也必須用戳子打磨!
接下來就是連接桿,比較好
304不銹鋼材質,不錯比我買那個好多了
有側彎管焊接,焊接手藝不錯,魚鱗焊?
右側連接處,采用螺絲固定,便于后期調節!在此啰嗦一句這個彎彎扭扭的管子不好比對,花了半個時,去掉焊接重復好多次
一邊連在管子上,一邊連在備胎槽上螺絲固定,用撥片焊接固定!一般都會用鋼筋焊接,老板說那樣不好還原,有車友說這樣會共振,但還沒發現!
這個需要技術和耐心
最后焊接兩邊尾喉
加個遮擋片,避免左右出氣不一樣,但是在此有疑問,是否回壓加大?同時覺得鼓聲變沉了,最為夸張的是右邊出氣多了一些
擋片成功
尾喉焊接完后,調整了很多次。最后達到我個人要求!最后再次用細砂紙打磨后杠邊緣,焊接處噴漆防銹處理!好的,大功告成!很喜歡,應該國內這個個尾喉,C5木有車友和我一樣。
外凸點覺得好看點
不喜歡銀色,goot800度尾喉漆奉上,顯得動感!
黑不溜秋!
效果圖
除了滿意還是滿意
自我感覺不錯
此次加裝一波三折,國內適合C5的改裝件很少,用他們的話說C5誰做誰吃虧,總的來說達到了效果,自己挺滿意的。目前由于動了原廠排氣結構,回壓有所增加,跑跑看看扭矩是否有影響!
結尾,再來一張!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