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汽車之家論壇”,特此感謝車主“旅人與暮城zzz”,如有異議請聯系刪除!
從2017年1.17提車到現在也有兩年之久,這兩年之中也經歷了無數次的改動和升級。從之前的黑武士(之前的帖子有分享)到現在的小黃,從之前的素車到現在的姿態風格,一路過來也是折騰了不少,好在沒讓自己失望!
改C63的包圍的想法是認定AMG包圍的經典以及不失優雅的氣質。因為對于駕駛操控和動力沒有太大的需求,所以主要是以打造姿態的風格來改造這臺C。
當然也沒有貼C63,V8等尾標,即使在路上被人盯著,也只是想告訴路人,我是改裝車,我不飆車,我不擾民,我只是為了心中那一份改車的熱愛,改裝車是一種態度!
鎮樓圖!下一張是之前的黑武士風格,其他更多的作品在之前的分享里~
和當地好友一起的合照,也是一個很用心的玩家。
談一下近兩年的駕駛感覺:
1、懷檔的設計很人性化也很方便,副駕駛有女士,小手會不安分。
2、平日開市區比較多,油耗在10左右,因為我改了排氣(CGW中尾段),然后輪轂是19寸的,這個油耗能接受。主要開C模式比較多,沒開過E模式不評價,C模式偶爾也會覺得肉,有時候興起會開S+,提速和油門反應比較快,推背感很強烈。
3、因為改了氣動以及輪胎35的扁平比,所以談舒適感也沒多大意義了,但是對于C級原車避震的看法就是差評,原廠避震過個減速帶也會彈起來,當然也有防爆胎的原因。
4、異響!遲早有的事,大家就不要糾結拆裝氛圍燈導致的異響,即使你不改動車內,也指不定哪天給你來個異響。剎車異響主要在于剎車盤,海外版C級標配打孔盤到了北奔減配成實心盤,這是北奔的問題。請記住,異響是C級的通病,如果有異響也恭喜你買到了正品。
5、變速箱咚咚咚?因為我是7速,所以沒感覺到這一塊的缺陷。
然后講一下改裝的心得和感覺:
1、如果只想小改的話,中網,四出和尾翼,就可以滿足你了。
2、車內氛圍燈系統,建議不要將就3色或者說服自己用3色,顏色選擇性不多,顏色暗淡,而且沒有呼吸漸變色的功能,資金充裕可以上齊旋轉高音,門板發光蓋板,發光渦輪出風口,眼鏡盒氛圍燈等,對于車內氛圍的提升可不僅僅是一個檔次。
3、要改輪轂,鑄造或者旋壓輪轂建議選擇品牌輪轂,鍛造的話國產鍛造足夠滿足你的使用,不需要擔心質量問題,現在很多國外車企主機廠都找國內的輪轂工廠做輪轂,說明中國制造越來越牛,質量也通得過主機廠的標準。至于拆車輪轂要格外小心,國內市場,魚龍混雜。
4、剎車方面,市面上性價比最高的改卡鉗方案是GLC那套拆車原廠大四,穩定也不用擔心假貨(一套價格就不高,別人造假都沒利潤)
5、包圍方面,C63包圍為主,國產前杠和國產機蓋吻合度完全ok(處女座的強迫癥患者慎入改裝),可能國產前杠會和大燈,機蓋處的縫隙有點欠缺,但是一個好手藝的師傅完全能調的比原廠還好,我這邊有實例!葉子板方面推薦AN的,國產的有點慘不忍睹!
6、碳纖維改裝件這一點,很多人經常會問我,為什么同樣的產品價格會差距那么大,有的幾百有的上千。原因在于,開的模具的吻合度問題,比如前鏟的吻合度,后唇的吻合度,價位不同質量不同吻合度不同,還有就是用的碳纖維布的質量,以及制作工藝的規范性,經常會有車友買到某寶的碳纖維改裝件,不到一個月就發黃,起泡(PS:碳纖維件發黃是避免不了的,發黃的時間遲早就體現樂工藝和材質的優劣性)。
7、改方向盤這件事,得分長軸短軸,因為原車長軸方向盤也是可以改短軸(平底)方向盤的,但是因為造型原因,長軸改短軸方向盤,必須!必須!重新拿一個短軸方向盤,然后在此基礎上更換新的氣囊蓋和按鍵框,所以,價格不低!同樣造型的方向盤置換改碳纖維方向盤,價位就都能接受。
8、改色膜這一塊,其實性價比最高的就是合資膜了。一般的改色膜,無論進口,合資,國產的改色膜,兩年以后,膜的效果都開始減弱,也就是說即使你進口膜質保5年8年,沒多大用,2年以后你自己也會考慮撕膜。國產膜有些做工差的留膠是挺嚴重,所以推薦合資膜。
9、一時想不到了,車友還有什么疑問的可以找我私信,我一一解答。
改裝其實是很復雜的事兒,有很多小細節都講不到,有改裝意向和興趣的車友可以問我,然后在本文的最后也會列上自己的改裝清單。
下面是我的改裝清單,很長很雜,請諒解:
1、國產AMG前杠+透明機蓋(還有一塊國產C63機蓋放在工作室里,看心情換機蓋)+臺產AN63葉子板
2、AMG中網(黑)+鏡面大標(黑)
3、手工C63攻擊角處理
4、AMG尾唇四出(黑色尾喉)+碳纖維PSM擾流板+領航燈
5、碳纖維PSM尾翼
6、適配63前杠的碳纖維FD前鏟
7、高配雙透鏡大燈
8、19寸國產鍛造雙片式輪轂+南港前輪215/35/R19 南港后輪225/35/R19 輪胎
9、BLOX 鍛造輪轂螺絲(高殼款 紫色)
10、GLC拆車原廠大四卡鉗套件(黃色烤漆處理)
11、airbft氣動避震
12、鋼琴黑替換式鏡殼+解鎖一抹藍流水轉向燈
13、整車卡斯迪爾品牌超亮旭日黃改色膜+卡斯迪爾品牌超亮黑改色膜貼車頂
14、碳纖維儀表紙320碼(黃圈)
15、長軸改短軸碳纖維方向盤(打孔真皮+真皮氣囊蓋)
16、碳纖維加長加大撥片(紅色 黏貼式 無需拆方向盤)
17、12色氛圍燈+腳窩燈+旋轉高音+門板發光蓋板+發光渦輪出風口
18、單桿電尾門
19、CGW中尾段雙閥門排氣(C級改裝排氣性價比最高的一款)
20、水彈鍍膜雨刮(純屬為了湊到20條),哈哈!
然后重點還是在于這次的“大片”,拍攝是本人用水果手機拍的,然后有加自帶相機的鮮明濾鏡,使得黃色的改色膜更顯騷氣,由于對于拍攝一竅不通,所以拍攝角度也是很隨意,希望各位看官盡請諒解。
先上圈子的圖片,上國產定制的輪轂(比較后悔,造型達到了,但是后期不好處理),數據是前9J后10J,ET是前后25。如果有想玩低趴的車友,這套數據可以在不改原廠葉子板不動寬體的情況下,達到齊邊的效果!
用的輪胎是南港的,前輪215/35/R19 后輪225/35R19。 也是搭配輪轂的數據,為了達到齊邊效果配的胎,就是以后剝胎不好剝了。
碳纖維方向盤還是挺喜歡的,還有碳纖維的儀表紙,320碼,自娛自樂罷了~本人比較喜歡黃色。
這是年末貼完改色膜(卡斯迪爾的超亮旭日黃)以后的定妝照。后輪還沒有調傾角,后面會調整。
當時還是原廠大燈,后面改了高配的雙透鏡大燈。
透明機蓋鳥瞰圖,整車是黃黑搭配,個人很滿意,看官您喜歡嗎?
因為自己車做完平角前杠忘記拍照了,所以拿這幾天幫車友做的平角來充一下數。
給車友改的是AN63前杠+國產C63機蓋,然后做了平角處理,下一步還要貼電光深邃灰的改色膜,很酷很拉風,下面有定妝照!
上大燈中。
終于換完高配雙透鏡大燈了,一側的容顏,說實話,有了平角這個細節處理,真的比那些63包圍好看度多倍。
左邊也來一下,低趴的狀態下,雖然前輪沒有調傾角,但是因為輪轂數據和輪胎規格的原因,已經隱隱約約有了外八的感覺。
用的是適配63前杠的FD碳纖維前鏟,只是個人不喜歡左右兩邊的小飾條,就拆除了。
正面照來一張,搭配雙透鏡+平角。C級個人認為是同級別車型的顏王。
高配大燈的解鎖一抹藍,再搭配反光鏡的一抹藍流水燈,遙相呼應(圖中沒有拍出效果)。
找了個空曠的停車場,準備拍攝。
側顏,前后輪齊邊效果。
蹲低一點再拍。
這個角度,猜猜樓主多高,哈哈,沒把搬凳子。
拍攝的時候感覺到左后側或者右后側拍的角度會比較好。
來到左側,拍個全。
停車場的正面照,小黃向您敬禮。
有外八的感覺嗎?
這張圖拍的時候好像沒有降到最低。
近距離觀察齊邊效果、雙透鏡大燈、平角細節。
縫都調的還可以吧。
打開機蓋,看發動機就虛了,嘿嘿!
騷黃,騷紫。
就靜靜看著你,那么美。
手機翻轉拍攝,學抖音的。效果還可以哦,后輪外八還是有點明顯的。
拍出來怪怪的感覺,不過也上傳了。
來到后面,AMG 180,哈哈!堅決不貼C63等尾標,承受不來。
后輪外八。
改裝的是AMG尾唇四出+碳纖維psm擾流板+領航燈+碳纖維psm尾翼,這些就是尾部的改件。當然隱藏底下還有CGW中尾段雙閥門排氣。
后側顏,這里就能看出前輪的不足。
個人很喜歡的一款尾翼,變成小翹臀。
一直沿用的麥當勞,很調皮。
來點輪轂的特寫。
(與輪轂搭配的BLOX 12.9級防盜螺絲,機械性能超越原廠,高強度抗疲勞,螺栓安全性全面提升。外殼可拆卸更換,使用鍛造7075-T6鋁合金材質,實現了輪下輕量化改裝。顏色選著紫色,動感十足。)
35的扁平比加上拉胎的處理,導致在我生活的城市(因為造地鐵),對于輪轂的傷害還是挺大的,加上這段時間的雨季,路面坑坑洼洼,輪轂邊已經有了不少磨損,細看比較心疼。
后輪10J ET25 已經有了拋邊的效果,當然跟負值的大佬們沒法比,那種大拋邊簡直流口水。
葉子板也是沒有貼標,其實63葉子板光禿禿的也很好看。
鋼琴黑鏡殼+一抹藍的流水轉向燈條組合,非常滿意,沒有之一,哈哈!市面上現在有兩種一抹藍的流水轉向燈,有一種燈條是棕色的,質量么…不予評價。
看看車頭也是挺不錯。
還好還好,不是完全貼地。
這個高度,能通過什么東西呢?
原來的引擎蓋是藍色的,后面自己換的黑色。
給鏡殼一個特寫。
這里很感覺貼膜師傅的好手藝,門把手貼了黑黃雙拼色,達到了車身門把手以上都是黑色的效果,完美。
總之,就是喜歡黑色和黃色,尾標也要啞黑的。
面對面看著自己。
在車內看機蓋的效果。
駕駛位的效果。
下面是最近一個車友在我這邊進行改裝,順手拍了幾張定妝照,也改了63包圍,進行了平角處理以及貼了整車的電光深邃灰。這位車友也是一個對車很用心的玩家,整車改了很多地方,就不一一列舉了,有機會給他發個作業貼。
此次的作業貼也該告一段落了。不是專業做文案的,表達能力有限,拍攝能力也有限,但是也是很努力在完成這邊帖子了。
無悔改裝路,套用網絡上很經典的一句話,改裝車是一種態度,不能說你的車便宜就不適合改裝,也不能說你車太豪華,改裝起來太心疼。
也許,開車強調的是駕馭,而玩車強調的是樂趣;
也許,開車是一種方式,而玩車是一種態度;
也許,開車體現的是入世的共性,而玩車體現的是出世的個性。
改裝所折射出來的,不僅僅是對性能、對速度的渴求,它已經逐漸發展為一種生活的態度,一種張揚個性的文化。
改裝,對于我來說已經是一種生活。
轉自“汽車之家論壇”,特此感謝車主“旅人與暮城zzz”,如有異議請聯系刪除,謝謝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