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裝圈的小俚語:
HellaFlush:hella是hell of的縮寫,意思是特別的,很多的;flush是輪轂與輪眉齊邊的狀態。請勿叫它“海拉風”或者“海拉范兒”。 Fatlace:是贊助HellaFlush的服裝品牌。 illest:ill和sick在俚語里是NB的意思,加上est代表它的最高比較級,你懂得。
說起日本跑車,相信各位車迷都會自動腦補JDM四大天王,而說到最有美感的日本跑車,相信馬自達第三代RX-7(底盤代號FD3S)一定會高票勝出。就把“50年不過時”的設計這話放這里,相信也沒有人會反對,畢竟這已經是30年前的作品了。
1963年,馬自達向世人展示首款裝有轉子引擎的車型Cosmo。經過多年發展,1978年推出代號為SA22C的第一代RX-7,第二代RX-7于1985年開始發售,車型代號為FC3S。1991年,馬自達發表第三代RX-7,車型代號為FD3S,這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一款轉子跑車。搭載13B-REW轉子引擎加上序列式雙渦輪增壓系統,并降低壓縮比,使得最大馬力達255ps/6,500rpm,最大扭力30.0kg-m/5,000rpm。該序列式雙渦輪增壓系統經由日立的協助而發展,由兩顆渦輪增壓器組成:一開始先將所有排氣集中于第一顆渦輪,使該渦輪在低轉速時(約1,800rpm)作動,減少了渦輪遲滯現象。當接近第一顆渦輪的最大工作轉速時,排氣開始被導入第二顆渦輪;一旦引擎轉速達到其作動范圍(約4,000rpm),所有排氣被集中在此渦輪而全力作動。FD3S更外擴的四輪與加大尺碼的輪圈輪胎增強了操控穩定性,懸掛系統上采前、后雙A臂獨立懸掛,懸臂以鋁合金制成,且阻尼系數亦偏運動化的設定。此外,由于引擎蓋的造型設計,轉子引擎之位置下移了50mm,除增加貼地性外,也使得車身配重比達到50:50。
1991年-2002年期間,FD3S對不同地區分別進行多次改款。在2002年4月推出最終特別限定車款“RX-7 Spirit R版”:包含17寸BBS鋁合金輪框、紅色煞車卡鉗、Recaro賽車桶椅等配備。2002年8月26日,馬自達宇品工廠所生產的最后一輛RX-7,是一部Spirit R TypeA車型、鐵灰色外觀的車,該車后來被馬自達公司收為展示用車。隨后在馬自達員工與一般消費者參與見證的典禮中,純種跑車RX-7正式停產。
復習了關于RX-7的資料后,相信大家對這款車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雖然FD3S在10年間推出了多個版本,但是車身形式和整體外形從來沒有發生過改變,這讓改裝市場有了很大的空間,不少改裝品牌都在這車身上充分發揮了想象力,所以說2002年停產后僅僅是開始,FD3S這款車型真正精彩的地方是在改裝市場。
對于轉子改裝,日本首當其沖的當然是RE雨宮,主理人雨宮老先生多年來執著于轉子車型的研究,制作出一款又一款經典的RX-7改裝作品。然后不得不提的還有日本外觀改裝大牌Veilside,其為FD3S定制的外觀套件在電影《速度與激情3 東京漂移》中一舉成名,讓馬自達RX-7再次成為車迷心中的神車。除了這些案例以外,還有諸如R Magic、Jonny G、Rocket Bunny Pandem等等經典的RX-7改裝作品。
除了這些外觀套件改裝以外,世界上還有不少手工匠人對RX-7的外觀產生了想法,以下就是其中一位。不知道是不是受了歐洲跑車改裝的影響,這臺RX-7的車主Khyzyl Saleem居然打造了一臺世間獨一無二的獵裝版RX-7。
關于“獵裝車”shooting brake的來源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就是以往英倫貴族非常喜歡打獵,但發現雙門跑車尾箱不能放下長長的獵槍,所以專門找到改裝廠改裝,把車頂往后延伸出行李廂空間,不僅可以放下更多裝備,而且也可以俯臥在尾箱里狩獵,所以稱之為獵裝車。
這臺RX-7獵裝車可以說是改得毫無違和感,車窗玻璃后緊接著后玻璃延伸出新的C柱,車頂延曲線自然延伸到車尾,然后傾斜滑向車尾,做出掀背的效果。
其他改裝方面,這臺RX-7還是算比較“收斂”的,車身維持了最終版RX-7 Spirit R Type A的外觀造型,更換了尺寸更大的鍍鉻拋邊輪轂,配合氣動懸掛把車身盡可能降低。
排氣方面,選用了JDM標志性的斜向單出“大炮筒”。
這樣“原汁原味”的感覺,說是官方出品也一點不為過。說實話,馬自達是否真的可以考慮利用這套設計語言再造一款新車?哪怕是打造創馳藍天動力系統,相信也會有不少車迷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