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學教授曾經說過:改裝車是釋放年輕人生命力的一種方式。此話必然有理,改裝車確實是凸顯現代年輕人個性化的一種方式,但放在改裝車仍處于灰色地帶的我們來說,卻成為了"可望不敢及"的一件事。
而在這兩天,各大微信車友群以及朋友圈都被一組廣州交通運輸職業學校(簡稱:廣州交校)講座的圖片所刷屏,在校園里竟出現了好幾輛改裝車以及大量改裝件,竟被學生們圍得水泄不通,這究竟是什么情況呢?
竟然在校園里出現了多輛改裝車,而且基本上都是香港飆車一族喜愛的"爛仔車",難道是飆車勢力入侵校園?看這個陣容好像是要搞大事情了!
結果改哥在朋友圈里,也找到了事情的真相,隨后我們便聯系了廣州改啊的負責人楊總才了解到,原來這是廣州交校與改啊汽車科技所聯合舉辦的改裝汽車文化日,現場不僅可以學習到各種改裝只知識,還有改啊汽車的工作人員詳細介紹改裝零部件的作用。
而在這樣的環境之中,有學校愿意讓改裝文化走進學生課堂,無疑是一個好的開始,相信每個改裝人看到這個畫面心里都會感到絲許欣慰吧!
這次學校里面的改裝講座,從學生們認真的態度也能夠看出大家對改裝車的熱情,這對于改裝行業來說無疑是一股厚積薄發的力量,也是激勵大家努力發展這個行業的動力。
國外一些汽車文化較為成熟的國家,許多家長對小孩的改裝教育就做得十分到位,會將他們孩子的玩具車拿來改裝,甚至讓小孩親自動手,打造一臺屬于自己的改裝車。
在課堂上,有些學校也會對小朋友們灌輸改裝車的思想,比如泰國的某個幼兒園就曾經將一臺雨宮套件的馬自達RX-7作為"教具",讓小朋友們近距離接觸改裝車,感受改裝車的獨特魅力!
其實對于這么小的小朋友來說,這樣的方式并不能讓他們學到什么改裝知識,但能夠做到的是灌輸予他們能夠把車當成一件"藝術品"、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而不是和某些"熊孩子"一樣,看到"長相奇特"的車子就想上前摸一摸、爬上車頂去踩一踩,這樣就已經足夠了!
著名的日本自動車大學,就因讓學生親自動手改車而聞名,他們的畢業作品不是千篇一律的論文,而是實打實地做出一輛改裝車作品,而且學校每年都會選出精品的改裝車前往東京改裝車展參展,這讓學生既完成了作業,又獲得了成就感,這樣的教育方式是許多車友所向往的。
"作為一名學習的學子,如果沒有機會讓他親手做出屬于自己的真作品,這樣也不過只剩一副皮囊,沒有靈魂。打心底說,日本的工業教育是令人佩服的,放眼國內,所有的一切都是跟論文相抱,也是因為這樣,我們的汽車工業制造以及創新才會被人遠拋身后!"
世界一流的汽車賽事的獎杯長期都是被國外車手們所占據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國內的玩車環境并不能發掘熱愛汽車的潛力股,從學校開始培養,肯定能挖掘出更多潛在的車手。
如果中國不重視汽車文化的話,那么汽車工業也很難發展起來,在此我們也衷心希望有更多的學校愿意為汽車文化傳播出一份力,別讓我們以及我們的下一代還輸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