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域在國內市場A級轎車這個領域中的口碑和銷量表現一貫較好。且不論其經典車型的輝煌,現款三廂版車型在上市之初也因為其優秀的動力和整車品質而備受好評,甚至因為改裝引發的話題一度引爆全網。而兩廂版思域因為其神似思域TYPE-R的外觀而受到廣大本田粉的高度關注,今天作業的主角就是這臺最新款的本田思域1.5T。
思域1.5T車型搭載代號為L15B8的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作為1.5L地球夢發動機的后續型號,此款發動機供油系統為i-DSI缸內直噴系統,渦輪則來自三菱的TD03號渦輪,壓縮比高達10.6足以保障其充沛的動力輸出,最大功率130kW/6000rpm,220N·m峰值扭矩可從1700rpm持續爆發至5500rpm,此臺車與之匹配一臺CVT變速箱,算是日系車一貫的標準。其實從動力參數來講并不是很強,據車友反饋起步時低扭比較弱,油門踩起來比較沉,需要深踩油門起步才會輕松一點,渦輪在進入最佳運行狀態后,介入時沒有很大的突兀感,渦輪遲滯現象還是很顯著的,體驗不到加速的推背感,對于一款運動車型這是不能讓車友接受的,為了能在安全范圍內拓展出這款車在國內最佳的動力與操控一對一定制的刷ecu是個不錯的選項。
首先通過專用的設備進行全車的系統檢測,確保車輛處于健康狀態下優化升級,之后安裝路試的設備進行路試的log采集,為國外的程序商提供最為真實的車輛運行信息;
最后通過專用的FLASH讀取設備讀出發動機的控制系統,讀出額程序、路試的log、車友的合理需求、車輛配置的油品等客觀信息一并傳送給國外的程序商,確保程序優化的合理性。
發動機的電子控制系統稱為ECU,是于20世紀70年代誕生的汽車控制技術。當時,由于石油危機,人們正在尋找一種提高燃油經濟性的方法,隨著微處理器誕生了,這種技術可以實現控制火花定時和燃料混合所需的復雜、高速的運算。從80年代開始,ECU這種復雜且功能強大的計算機成為了大多數車輛中的標準部件。
那么ECU是如何工作的呢?簡單的說,在當發動機運轉時,ECU會接受諸多的傳感器傳來的信號,由此通過復雜的計算來判定發動機處于什么樣的工作狀況,由此控制燃油的供應量,空氣的配給(電子節氣門),噴油及點火的時機,進氣壓力的調整,還要根據溫度、負荷、爆震、燃燒狀況等來決定發動機的補償控制系數,使發動機的工作狀態在一定范圍內自動調整,而這一切都需要在萬分之幾秒的時間中完成,高級的ECU更是將這一過程縮短至十萬分之幾秒以上;但由于對硬件和開發成本的考慮,原廠ECU的調整范圍是非常有限的,加上每一個傳感器之間都存在的個體差異,造成了這個地球上沒有任何兩臺汽車的發動機工作得一模一樣,但所用的程序均是一樣的,適應各地的客觀因素,這樣程序的兼容性固然是好,但是針對性不足,這樣種情況普遍存在于現有大品牌的車型中。
整體的操作在三個小時左右,定制優化好的程序已經植入發動機的控制系統, 通過專業的設備檢測下一步再次安裝路試的設備,校訂程序優化的合理性;
實際路試效果匯總如下:
一:通過整體的定制優化,起步就能感覺到車子更加的輕盈,加速隨給隨有加速感持續線性,之前動力遲滯的現象得到不錯的改善;
二:之前低檔位頓挫的現象得到改善,動力與操控的優化整體的駕控更加的線性;
三:聲浪更加的低沉渾厚,思域1.5T刷ecu提動力改善換擋頓挫的性價比、安全性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