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進步,大家對酒駕的認識越來越深,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會在酒后堅持駕車了,可是盡管很多司機師傅,在開車前滴酒未沾,但是卻在路途中依然被測出飲酒的情況,這又是為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根據我國法規規定,駕駛機動車過程中,被測出血液酒精含量大于20mg/100ml,即為飲酒駕駛,大于80mg/100ml,則為醉酒駕駛;而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很多東西會讓我們在酒精測試儀面前成為‘酒駕’甚至‘醉駕’一族,開車的朋友們一定要注意了,下面讓我們一一來認識下它們:
一、加工食品類:
蛋黃派,提拉米蘇,腐乳,料酒,酒心糖等;
這類食物,之所以被測出酒精超標,是因為它們通常含有——食用酒精,由于酒精具有保持水分的作用,能讓蛋糕等產品在長時間存放過程中保持松軟口感;而且因其有股特殊香味,可增加產品風味,所以此類食品采用較多。
二、藥物類:
藿香正氣水、正骨水、十滴水、消咳喘糖漿等。如果“被酒駕”了,想想出門前是否服用了此類藥物。
三、水果類:
荔枝,檳榔,榴蓮,葡萄,香蕉等糖分比較高的水果都有可能被查出酒駕。有人可能會疑惑,為什么糖分高也會導致酒駕呢,這是因為:糖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會發酵、分解,從而產生了酒精,就像是喝酒一樣。而且存放時間越長的水果,酒精讀數越高。
腦子快的司機可能會想:既然吃這些東西這么容易就酒駕了,那以后就算真的喝酒了被查,說沒有喝酒,會被警察蜀黍放行嗎?民警的答案是,NO!千萬別小看警察蜀黍的智商,一般在查酒駕過程中,如果司機對測試結果存在異議,警察蜀黍會請你去做抽血檢測。
不過,也不用太擔心。一般來說,如果你確實吃了上述食品或藥品,被測出“酒駕”,跟執勤民警說明情況后,可以過幾分鐘后再次進行吹氣測試。而且,在各地所做的各項實驗中,在十幾分鐘后重新吹氣檢測中,酒精含量都不會超過20mg/100ml酒駕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