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7月將至,全國大量小學生離開校園,涌入城市中的大街小巷。突然間我們會發現小區、街道上的兒童大量增加。這也大大增加了我們的事故風險。除了我們要掌握良好的駕駛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愛車的盲區,避免因此造成兒童的碾壓、碰撞等嚴重交通事故。
一、最常見的汽車盲區
1、汽車正前方
汽車正前方是發生兒童碾壓率較高的部位。對于轎車來說,受制于低矮的車身結構,前部視野還算好,但如果是SUV車型來說,厚重的前方尺寸,將對駕駛員的行車視線造成很大影響,一旦兒童身高低于1米,坐在駕駛室將完全無法發現。
一般來說,低于1.5米身高的兒童如果是坐在發動機艙前部地面上的話,總高度將低于70厘米,這基本和我們的前艙高度相等。
【人員對比】
模特身高1.62米,蹲下后的高度僅為70厘米,此時我們在車內,僅能夠看到其頭頂的一點點位置。這還是一臺轎車的盲區效果。如果是一臺SUV的話,70厘米的高度,將完全被前艙厚度所掩蓋。
2、汽車右前方
一般駕駛員從左側上車,對于車身左側的障礙物可以比較清晰的發現。但右側的障礙物卻很容易忽視。模特身高1.62米,蹲下后70厘米在右前輪附附近,從駕駛可以發現僅僅只能看到頭頂一小塊位置,加之黑色的頭發,很容易被駕駛員所忽視。
3、汽車后方
汽車后方是發生兒童碾壓最為嚴重的區域。尤其針對不帶倒車影像和雷達的車型,在倒車時如果后方后兒童是很難被發現的。由于后備箱的高度大加之后風擋玻璃面積小,如果此時死門窗緊閉,一旦發生碾壓后果將不堪設想。在倒車時,除了要謹防一直逗留的兒童意外,還要警惕突然間移動過來的兒童和行人。
二、AB柱、后視鏡盲區也要引起重視
1、右側后視鏡盲區
右側后視鏡的視野角度是有限的。正如上圖,模特蹲在了超過后視鏡視野面積的位置,我們從駕駛室觀察右側后視鏡,是完全看不到人的。雖然人員離車較遠,但依然有被碾壓的風險。
2、右側A柱盲區
右A柱看起來面積不大,但是依然能夠產生視野盲區。模特站在了A柱右前方的位置,從駕駛位觀察正好A柱將模特阻擋,什么都沒有看到。此時如果你向右側轉彎時,將很容易出現碾壓。
3、左側A柱盲區
在車內等人或休息是常有的事情。很多人習慣直接啟動開走車輛。但如果此時你的右前輪位置出現一位兒童駐留在這里玩耍,A柱將完全將其阻擋。此時碾壓的風險也是非常大的。
4、左側B柱盲區
左側B柱的左后方也是存在視野盲區的。模特蹲在B柱左后放,從駕駛室根本無法察覺。
三、駕車前應注意些什么?
1、環顧四周
在上車前我們要養成環顧四周的習慣,不僅可以發現駐留在周圍的兒童,還可以觀察自己停車期間,愛車是否有無刮碰的情況。
2、正確調整后視鏡
我們要按照之前的文章所講的后視鏡調整方法,來正確調整外后視鏡的角度。為你創造最佳的視野效果。
3、倒車時重點觀察后方
啟動車輛后,我們可以鳴笛一下,以示警告。如果是倒車的話,我們要重點觀察后方,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頭部可以探出車窗來觀察后方。
寫在最后:
年齡偏小的兒童對于自己的行為能力并無法準確控制和把握,在玩耍時并不會過多顧忌自己的人身安全,此時如果我們駕駛員疏忽大意,就很可能釀造悲劇。如何避免悲劇發生,除了我們要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外,更多的還是要加倍加倍再加倍的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