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對一些在網上吹捧得很厲害,或者是貶得一文不值的這種爭議車很感興趣。原因很簡單,現在網絡上所謂的鍵盤俠實在太多了,
光看數據或者看了幾個測評就匆忙給一臺車下定義,外加上這類鍵盤俠經常活躍于網絡,很容易把錯誤的言論擴散出去并帶偏不知實情的群眾,這種風氣實在不好。
所以今天首期欄目給大家帶來的就是一臺奔馳A35L AMG,別的先不說光看它的名字就很有爭議,又L又35又國產又AMG,自然而然就這臺車推上了風口浪尖。但我只想說你們都上了奔馳的當,至于為什么?以下我會圍繞著5個問題來分享實際的實車體驗,里面會有答案。
在我看來,奔馳這樣做目的有兩個,一是進一步降低AMG的門檻,讓更多普通消費者能夠享受到AMG的樂趣。
所以你不難發現,車壇里從來沒有人會去糾結寶馬M-Performance是不是一臺真正的M-Power,也沒有人糾結奧迪S系列是不是一臺正宗的RS。
北京奔馳在從中起的是“組裝”的作用,僅提供一個加長軸距的A級白車身,其余的各大部件例如底盤、發動機以及變速箱等均采用了進口的形式到北奔進行拼裝,所以這就從一部分原因上解釋了為什么A35國產和進口價格并沒有拉開差距。
除此之外,A35L貴的其中一部分貴在了配置,例如前臉配備了幾何多光束大燈、帶小前鏟以及風刀的AMG包圍和中網,這些都是A35L的標配。
A35L還標配了19吋的輪轂(先行特別版采用雙拼色)、米其林最強輪胎PS4S以及A45同款的四活塞剎車卡鉗。
車尾部分像C63S同款的尾翼,夸張的后擾流板以及AMG雙出排氣均有配備,總而言之這臺車外觀上更像是原廠改好的“改裝車”,按二手車商最喜歡用的術語大概就是“到手0投資”吧。
內裝是任何一臺奔馳的重頭戲,以往的奔馳例如E級等等我感覺就是在賣設計,仔細一看用料不咋地。但是A35L當你仔細考究內飾,發現用料、配置還不錯。
例如這個和G63同款的AMG方向盤,最大的特點就是左右兩側帶有兩個小液晶屏幕,可以實現手不離開方向盤即可切換駕駛模式,G63級別的方向盤下放到40萬級別的車,絕對香!(先行特別版才標配)
中控屏幕支持觸控或者觸摸板控制,并且帶有賽道記錄功能,后期買Pbox的錢也給你省了。
說了那么多并不是想為A35L起步39.98萬元的價格洗地,這臺車的價格還是略高于我的心里價位,如果普通版落地在40萬左右,先行特別版落地在41萬元出頭的價格,我覺得算比較合適(目前A35L現金優惠2萬左右)。
與發動機相匹配的是一臺經過AMG特殊調教的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據相關資料顯示這臺變速箱的物理結構與A45保持高度一致,但TCU以及齒比做了相對應的調整。
當我第一次開這臺A35L的時候,我不禁懷疑自己這真的是一臺奔馳嗎?這也太好開了吧!
當你真正去親身體驗這臺A35L,你大概就能懂我的意思了。一切“預判”都可以拋之腦后,306匹馬力的賬面數據雖然談不上暴躁,但是驅動這臺車長僅為4m6出頭的小車,可以說是綽綽有余甚至是“富有激情”。
剎車點應該在哪里?彎中什么時候開始給油?油門應該給多少?這些都不是你需要考慮的事情,只要放心大膽地把這臺車丟進彎中,它就會1:1復刻你腦海里預期的行車路線,一切動態如你所愿。
這臺車的駕駛層面給我帶來的驚喜遠多于外觀和內飾,就連方向盤的標定也是如此。
雖然我對這臺車的動態評價很高,但并不意味著這臺車動態一點缺點都沒有。
但好在它配備了一套響應速度很快地換擋撥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原生變速箱不夠激進的缺陷。
總結,開著這臺A35L就好像在玩一個很真實卻又是虛擬的游戲,這個游戲的容錯率極高,能讓新手或者中級玩家一開始就有著不錯的游戲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