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特斯拉是“毛坯房”,這就有了讓它變成“精裝修”的無限可能。老樣子這次我負責“硬裝”外部視覺和燈光造型,她負責“軟裝”內部配飾和功能拓展。
從7月10日車輛下單我們就在各大網絡平臺上查看資料,選擇供應商,陸陸續續有了基本的框架,直到9月3日提車,我們就開始了改造計劃
特別版獻上,面板激光灼燒(朋友見了都說不用吃飯了,飽了哈哈)
一 貼改色膜,太太喜歡黑白灰,所以最后選擇了AX的6046奔馳祖母石綠,因為它是“暗夜下的黑武士,艷陽里的綠巨人”(Q版的,哈哈)于是在經銷商那買的整卷膜,找了個比較靠譜的貼膜店給貼上,這樣做第一當然是經濟,第二剩下的膜可以拿回家,方便以后補面。
無框車門帶感
大肥臀
五彩斑斕的黑
小小的殺氣,有沒有
二 卡鉗換色,為了協調那兩塊大綠牌,選擇了和車身及牌照近似的熒光綠色。換色方式基本有三種,加外殼,噴漆和烤漆。各有優缺點,加外殼隨時可恢復,但可能會有異響,而且散熱不好;噴漆不用拆卡鉗,但噴不均勻,特別是反面,而且不牢固,不亮麗;烤漆漆面勻稱亮麗,色牢度高,但需要拆卸卡鉗,拔剎車油管然后吊噴進烤房,時間也比較長。我們最終選擇烤漆,畢竟想完美一點,費用也是三者最高的。
三 全車包圍,這個選擇范圍比較小,看得上的也就一兩個品牌,最后定的是CMST,網上和實體店都去詢過價格,然后找廣州那邊的供應商再詢價,畢竟金額比較大,多談幾家可以節約不少錢。再說說安裝感受,貼合度一般,可能碳纖維不能真空壓鑄的關系,做不到純平面,貼的時候有點費勁,除尾翼和輪拱外還需要打自攻螺絲。前鏟裝完離地還有18厘米,高度不影響正常使用。輪拱左右會各寬出5-6厘米,停車位寬度和過道有局限的伙伴們要留意。后鏟安裝需要拆除原車后包圍和后鏟及后備箱里的一堆東西,記得安裝完成鎖扣什么的一一復原,不然會有異響。剎車燈也需要插腳安裝,反光警示條需要部分破壞安裝。
前鏟
后唇
后尾翼
四 后尾燈和電動前機蓋,改了包圍后覺得原車的尾燈有點不協調,于是選裝了黑化的魚骨尾燈,帶流水轉向,個人覺得剎車和示寬效果也比原廠更出挑一點。至于電動前機蓋嘛只是因為本人有強迫癥,機蓋上每次留下手印心里別扭,所以就按了一個,不過看上去挺高級,適合人群中裝X。
電動把手、電吸門和電動四門,我們只選擇了電動門把手,這個確實挺實用,近車和車內掛P檔都會自動彈出,方便進入,更給摸不著“門道”的乘客有了尊享感。燈光顏色也有多種可選,在白光和綠光使用后選擇了后者,與車身顏色還挺搭。電吸門暫時沒有安裝,不過正在考慮中,畢竟特斯拉的門有點倔強,沒有經驗關不好。至于電動門就不考慮了,產品還在初始階段,安全感應機制還需進化,目前還在快遞員開門殺階段。
六 安裝氛圍燈,氛圍燈從安裝位置上來說有儀表臺出風口和儀表臺飾板、四門、中控扶手、前排椅背、喇叭罩和踢腳燈。不同的位置發光原理也有所不同,LED一般亮且均勻但只能走直線,導光條可以拐彎但亮度較差。喇叭都加裝了氛圍光,A柱高音還更換了仿奔馳柏林之聲旋轉喇叭,挺帶感。
這顏色,夜店趕腳有沒有
七 YOKE競技方向盤,猶豫了很久最后上的,主要是先適應腳上的單踏板,然后再是手上的半幅方向盤,不然真的手足無措,上下求索。至于氣囊撥輪什么的都是原廠盤上嫁接的沒什么顧慮,我們選的是納帕真皮和電加熱,材料不同價位也不一樣。要問我使用感受,一個字“酷”沒了,一句話“如果自始就用梯形盤突然讓你用上圓形盤,啊圓的真香”哈哈
原盤對比,我沒置換,原盤保留
座椅下的抽屜,挺實用,也不影響后排乘客腳步空間
充氣腿托,小短腿還買這個,哈哈
頭枕靠墊椅套一樣不少
后備箱墊,帶折疊槽,可與下置物板同時翻折
左右儲物格,上下兩層,一邊放了個滅火器,估計沒多大用處,但愿永遠用不上
手機支架帶充電功能,半幅盤的有利之處
空氣凈化罐
四門迎賓踏板,帶紐扣電池,開門亮燈15秒,據說電池可用一年以上
至于購車體驗嘛很省心,駕乘感受快準狠。天天南浦大橋延安高架上下班挺堵的,不過能耗還行,其它細節下回細表
最后傳統還是要尊重,雖然是電驢,也上把鑰匙認證一下,也留個紀念。以上僅代表個人使用感受,還請各位車友多多包涵,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