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汽車之家論壇”,特此感謝車主“Edric_Dage”,如有異議請聯系刪除!
隨著Geex空力套件和BBS LM-R陸續送到手中,我漸漸意識到可能針對F’N20‘3系的玩車路即將到達終點,同時也確實是時候好好的、認真的寫寫作業了。
能夠分享、幫助回饋新老車主和論壇是我能做的最大的努力。
—
下面,先說些廢話。
由于車子比較臟,碼字的時候還沒有圖片,所以后面補圖的時候某些邏輯混亂之處還請見諒。
1st寶馬牌小汽車:2016y328iM運動型
因為平時開左邊那輛攬運,老婆覬覦這輛328很久了,我騙她說以后給買輛JCW多好,這車多老,對不起親愛的,你高速只敢跑80的水平就老老實實坐車別上馬路禍害人了。
一句話形容3系:對一個涉世未深滿腔熱血小白極其友好的一輛小汽車。
今天再回顧買車當時的種種,看心路歷程、看選車過程、看對比評測……會認為確實沒什么意義(雖然確實看了很多很多很多),因為學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喜好和能力來選購才算“消費成長”。寶馬牌小汽車的產品定位恰契合個人需求,綜合考慮個人收入和用車支出一切很完美,F‘3系的顏值可以說很驚艷符合個人喜好。
當然,我在之前的某篇帖子里說過,信息爆炸意味著信息噪音,而“消費成長”不是說“學會了如何購買一輛滿意的小汽車“,成千上萬種小汽車本身就是信息載體,那么,所謂”消費成長“是指在蘩蕪冗雜的信息流中可以高效且有效的獲取滿足自身的信息,我相信,無論你是何種行業、職業和背景,這都一定是一項可以既得收益的技能,希望大家早日get。
至于為什么說”看心路歷程、看選車過程、看對比評測……會認為確實沒什么意義“,倒不是說這些內容本身毫無意義,稍安勿躁,我希望表達的是”價值認同感”本身沒有意義,當然,對于資本鐮刀來說,意義就比較大了,這里不展開說。前段時間38號扒了諸位新3車主的底褲,頓時羞臊難忍口吐芬芳。一方面驗證了大家篩選信息的主觀篩選規則bug有多么強大,另一方面也確實驗證了“人在江湖飄,誰能不挨刀”的“韭菜命運”。
同時,時代浮躁深深影響著中華大地薄弱的汽車文化背景,我們不是成長在車庫傻傻看著老爹修理愛車的環境中,沒有見過誰有拉轟的高中同學有許可證還抽到通行證把一輛Ram皮卡車停在學校停車場,更不提對扭力扳游標卡尺總成吊裝頂舉設備的一無所知……我們接受的更多是,新的、好的、貴的、快的,所以延伸到后市場再到小眾改裝圈,聚焦在局部的輪轂、卡鉗、避震等等等等,都是即拿即用的現成方案,加裝拼接……(感謝各位商家不遺余力的種草和貿易豐富的改裝部件供給車友完善升級,真心的)
這里,再感謝30年前的“姊妹汽車裝潢店”老板娘讓我的童年相當一段時間幾乎每天都在玩拉馬、扳手、冷媒罐、地板膠……。
以上是結合我1st寶馬牌小汽車展開的關于高效生活、關于汽車文化的一點淺談,歡迎交流。
用·改·玩:操控
操控部分List:
·BBS LM-R
·KW ST XA
·馬牌 MC6
行走系統的主要部件就在圖中。
一、我還是想先說說操控部分的頭號角色——輪轂
畢業圈選擇了BBS LM-R,和大多朋友的第一感受一樣,就是:貴!這個決定做得著實不易。而在此前的上一套輪轂 Advan RZii的決定則簡單許多:預算內最好看的相對小眾的正牌輪轂。(其實在之前還有一套山寨,都是淚)
圖片來自Yokohama wheel官網,這里借機批評一下優科豪馬對新媒體的不重視,簡陋的網頁和沒什么動態的Ins推特,你看著圖片質量,再看隔壁BBS的網頁和Ins,哎……
吐槽一下官網裝車圖,很Japan。
偏重競技風,沒有輪轂蓋。其實有,但不給配,自己買,又特別貴。(不要買說馬家的貨,太垃圾)
Advan RZii是旋壓鑄造,制作工藝就目前的環境來說,一點也不討喜,4千大幾/顆的價格也容易勸退大部分人,國鍛在任何時候都成了最大的替代品。
1、國鍛
既然說到國鍛,講點個人拙見,源于跟咸魚國鍛賣家的深度交流。
我在選擇BBS LM-R之前心水了HRE最便宜的旋壓FF01很久很久,那種硬朗的美式風搭配HRElogo真的攝人心魄,通過海亞大飛、微博私信總代、咸魚找貨、Ins和推特聯系官方等各個渠道,打探到FF01針對F‘3系的型號已經停產,目前國內只有一套但顏色不一樣,無奈作罷。
絕望之際聯系到一咸魚賣家,其實他要賣的就是我找到的顏色不一的那套,開始沒明說只是各懷鬼胎的隨意聊著,時不時在不經意間透露可以國鍛做大概相同的款式,不僅鍛造并且價格還低,但見我對正牌有執念且不斷質疑國鍛質量,賣家轉變思路,自曝戴卡從業十余年,給弟弟科普宏鑫與戴卡的歷史,我也就才知道戴卡不接私人訂制,而宏鑫從戴卡出來后因為代工廠眾多質量層次不齊沒有靠譜的中間商很難買到質量好的圈,我們就這樣深聊了下去……
最后針對國鍛,我的個人感受是這樣的:
國鍛還是謹慎,平時跑街買菜只要不高速過炮彈坑肯定沒問題,問題會出現在事故時是輪轂變形還是斷裂,變形和斷裂的區別是,親友提果籃醫院探望和紙錢上香的區別。當然,覺得國鍛香,就買,這個看個人預算和選擇。我始終比較惜命也堅信墨菲定律,所以總結一句話:我寧愿吃土也不愿入土。
今天剛好去Foammm Club輪轂鍍晶,老板李哥看一直流口水,說朋友定了套另一款的國鍛高仿,以為區別不大,沒想到一對比材料能一眼看出區別。
PS:大廠所謂的“同款”因為版權等原因在細節處是不敢完全一致的,所以能想象當你偶遇正牌時的尷尬么……
真是驚喜這照片早沒了,之家的相冊就是每個改車人的血淚史記。迪比特輪轂+ceika大六卡鉗+黃色法拉利氣嘴帽,就差三色中網了。
駭人聽聞是我的錯。btw,HRE的質量真的好。
經過時間的洗禮,Advan帶我走過許多山河美景留下些許傷痕,它屬于任勞任怨的角色,關鍵時刻絕不掉鏈子,靜態低調競技的外觀摒棄雍容華貴,不顯累贅;動態內凹弧線的畫面體現光影時速,毫無防備。
老爹的212,如今不知在何方撒野。
鍛造工藝當然好,但本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渣的基本知識還是有一點的,在鍛造前加上萬噸,才是你們追求的強度和質量的完美結合,當然,再加上航空鋁讓身價飆升,大部分人這時就主動屏蔽廠家、測試、認證、萬噸、材料等等等等更加重要的指標,而雙手捧起干癟的錢包飽含崇敬為“鍛造“埋單,待到醒悟欲出手時已是廢品。
2、旋壓
鑄造輪轂已經滿足90%人群的日常使用需求,工藝的進化是為了顏值、效率、安全和性能的升級,其實90%人群只需要選擇?壓鑄造甚至重力鑄造就可以,當然,相對重力鑄造相對落后但制作工藝和重量?的弊端瀕臨滅絕。而?壓鑄造實際?就是在液態鋁澆筑模具時利用氮氣加速澆筑過程,減?氣泡提高晶體密度分布均勻從而力學性能,相同材料情況下所有工藝進化幾乎都是在做提高晶體密度的工作。
旋壓鑄造其實分旋壓和鑄造兩步走,在低壓鑄造出輪轂盤面造型的粗胚,然后在加熱爐中使鋁合金軟化然后通過高壓滾輪延伸側面拉長輪壁,這個高壓過程就是提高鋁合金晶體密度改變金屬分子排列的過程,原理和鍛造一樣,割面呈現的是比一般鑄造工藝強度更高的纖維狀,偷輕妙計。
個人認為是成本、強度、重量最大的結合,輕度賽道、日常和極端路況都能很好的應付,最后真的愿意全面考慮選擇輪轂的老板們,度娘一下VIA、JWL等認證,對自己和家人負責吧。
3、鍛造
鍛造我覺得真沒什么好說的,各位都太懂了,車友見面張口閉口都是鍛造,你說一他說二,我推薦各位打開各大牌的官網,翻譯中文,看看相應的技術介紹,即便知道是廣告,但能夠感受到它強大但最直接但方式。
同時也希望各位車友支持支持真正的中國自主鍛造品牌,你支持三無國鍛扼殺的不是洋牌的財運,是真正國鍛的氣運和未來…不是有意愛國綁架,只是為不負責的消費沖動和風氣感到惋惜,我的錯。
因為我也在開車,不能很好拍到輪轂動態圖,遺憾。圖中輪轂、尾翼、后擾流待售。
想好好拍,還是入微單吧。
此時還未換避震,MC6+AdvanRZii的完美組合。
很老的圖了,懷念在亦莊生活的日子。這套BLOX12.9級搭配輪轂送。
來兩個月跑了不少汽美和改裝店,心里話,還是喜歡北京。
二、可能必備輪胎之一——馬牌MC6
作為整車唯一與地面接觸提供摩擦力的部件,從這個角度看輪胎的選擇一定是非常重要的!
直到我換第三套輪胎時才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原車防爆P7因為車落地幾個月就跟著400M一起賣掉沒有什么體驗,山寨輪轂上的P1也隨著輪轂遺棄,直到Advan RZii用了P0才真切的體會了一把輪胎帶來的改變,這里,就我個人使用場景來看,極度不推薦倍耐力P0。
日常使用難以放大優缺點,但我寫過一篇游記,北京-庫爾勒G7之旅,期間P0的胎噪和嬌氣程度讓我無奈又抓狂,因此P0給我留下了極差的印象,甜蜜期極短,極不耐磨。
無奈之下,換了南港NS20,一條2000的價格真的可以讓人忽略巨大的胎噪,在各種路況極差的狀態下也能無憂應對,綜合而言是給好評的,但同樣,平均車速56,高速多于市區的使用工況下,還是選擇了放棄,因為噪音的問題,一度有了想賣車的沖動。
在一頓檢索信息和對比之下,選擇了MC6,你能感受到換胎后帶來的韌勁兒和相對小很多的胎噪,同時不比ps4s高高在上的價格,綜合考慮下的最佳選擇。就是數據比較煩,新圈其實應該前235后265,但因為鼓包陰影,前40扁平沒有235,只能選擇225 40,不過其實裝車效果也挺好,稍微有點胖,我喜歡。
最后放一波毒。
這貨的花紋其實挺好看的,缺點是胎壁屬于飽滿的那種,所以會有點爆龜的錯覺,對于齊邊強迫癥來說只有換胎和調整傾角兩種方法。
輪轂鍍晶最好是上車前就做好,減少粉塵、瀝青等各類物質的傷害,最起碼我心里這么認為。
RDC真的太太太長了,這套顏色差不多還好,AdvanRZii的黑色把它襯托的很突兀。
原廠氣嘴帽鋁合金材質,做工非常好。
洗車小哥紋身,不敢跟他說話,拍完照趕快跑。
靜悄悄地蹲在一旁拍照。
細節。
BBS x Geex。
三、性價比避震——ST
我對避震的全部認知來自于,劉同學aka劍指爽狼,劉哥帶入門,現在的狀態完全算不上畢業,因為我沒用B家也沒用T家,至于O家的高端貨只是見過而已,連V3都沒開過,我根本就是弟弟,期待更多高含金量使用評測圖文,至于氣動,我一直蠢蠢欲動,以我對操控極低要求和姿態高要求的狀態來說,氣動唯一讓我有所猶豫的只有耐用穩定性這一點了。
順便咨詢大牛,3H這種頂級氣動可以達到絞牙的穩定性么?或者起碼原廠避震的穩定性。
回到正題,我雖然沒用過那些避震,但改過愛巴赫黑簧,雖然短短半年就出掉了,但挺記憶猶新的,過減速帶和坑洼時的膈到頭頂的那種硬,和比改整套避震莫名損失更多的接近角、離去角和底盤高度,真的是低,后輪達到負指,那半年沒有去過任何地庫,后來因為要去庫爾勒和我覺得我把車毀了的原因,換回了原廠。
意味著近3000快打水漂,這就叫做——學費。
洗完看不出但心里無比爽的部位。
用·改·玩:外觀
外觀List:
·美國ModeCarbon碳纖維M4款尾翼(待售)
·某寶碳纖維鯊魚鰭罩
·通州老某定碳纖維側裙
·MP熏黑尾燈
·MAD款碳纖維前唇
·M4碳纖維雙杠中網(亞黑已出,亮黑待售)
·后視鏡流水燈
·夜鋒激光+NHK LED四近四遠
·刀鋒鑰匙+原廠MP刀鋒鑰匙包
·Geex后唇本體
·Geex后唇底板
·Geex后包角
·ucolor象牙白
往年常規外觀。
一、給自己定個大基調可好——車主色
雖然外觀見仁見智但我在carben寫過一篇關于這輛F30生命周期的預想,想表達的其實就是關于一輛車的詮釋有很多種,可以來自小白最夸張的狂想,來自老炮返璞歸真的夙愿,亦或是對生活的思考和簡單的喜好。如果愛車、認真對待車,那么你是否也應該對為它在你手里的這段時間負擔起作為車主的責任。
無論是仁還是智,每一位車主都應該有屬于自己的車主色,這也是我上面說到的核心。
我來自新疆,家鄉的大漠孤煙和戈壁黃沙刻畫在我的靈魂中,若一定有一種烙印在生命中的顏色,那必是戈壁、沙漠的黃。
原圖找不到了,在巴州博斯騰南岸景區拍的老爹,一個鐘情212爬沙子的狂熱者,我是真的怕。
途經G7內蒙路段,有家鄉的味道了。
我特別喜歡carben曹高興兄弟的一句話,當時選擇這類顏色時,我說我怕不好看,這個小車可能hold不住,他說,“你不要管別人喜不喜歡或者顏色流不流行,不要去取悅他人,不要去跟風,問問自己內心最希望它成為什么嗎樣子,讓別人跟風。”
我打了雞血一樣,在腦海中感受家鄉的地理、氣候和環境,那是我成為我的根本,無論未來去向哪里,無可替代。
開始學會在car++模擬愛車夢想的樣子。
來前,雖然拍的很爛,但有了樣子,一點點接近也是進步。本意是沙丘黃,但我一直不喜飽和度高的顏色,最后換成象牙白,其實與我最初的設想仍然有色差。所以,等兩年就需要找大師調色,膜的質感無論再好也比不上漆面!
二、整體、整體、整體——Geex
當然,改色僅僅是外觀中的一部分,外觀視覺設計一定是一個整體,牽一發動全身,懂點修圖的朋友一定清楚,在廠家綜合考慮下提供的外觀基礎上“修圖”,無論是輕度修飾還是大范圍改動,一定是從整體考慮,這一點特別希望有念想的朋友考慮清楚再下手。
如果不考慮整體,那你永遠會有一種感覺——總感覺哪兒不對。導致的結果就是不停的改,前唇改了改機蓋,機蓋蓋了貼膜,膜貼了換輪轂,輪轂換了改剎車……這就是學費,代價不小,效果還不好。
所以,肉眼能看到的外面的部件,確定要屬于你的車主色,結合你的性格,是張狂還是內斂,再來看雙出排氣、mt的空力套件,還是mp的風格,或者3D,又或者完全M3化,甚至M4、M2化。
現在普遍是M尾標+牛角后視鏡+MP前唇+MP擾流+MP側裙+M3翼子板+然后貼個膜,卡鉗輪轂排氣一上哥們兒就是這條街最靚的仔,從設計角度來說根本雜亂無章,沒有視覺重點,顯得到處都炸眼。內核在哪里?是M風格嗎?你的M寬體在哪?是原廠風格嗎?為何如此膈應?JDM?你懂它的精髓嗎?
與其如此,不如不改,帶來的效果只會是交警攔下炸街的你,然后全市嚴查一周。后市場不斷推陳出新滿足毫無目的的你,沒有文化、沒有底蘊、沒有內核。CDM永無出頭之日,這里respect to各大俱樂部和各原創設計廠家不斷鉆研獨特風格的大哥們,我們得以在國內看到好的案例和改件。
后唇+底板+包角+尾翼+導風槽+倉庫失誤多發的一個導風槽。
如果有頂翼搭配會有更好的風道。
這一套是Geex的核心也是最抓我的組合,搭配前唇的話下雨天跑高速能后車一定能感受到它的威力。
做工和表面處理非常棒,作為換過馬家款的我,深知質量差別有多大,對了,原后擾流尾翼出,后擾流200尾翼500。
排氣溫度的問題不用多慮,底部散熱孔在行駛中可以讓氣流持續帶走熱量。
導風槽的做工,很可以。
排氣是硬傷,尾喉位置不準確,浪費不少時間調整。
整體。
吻合度很OK,比上一條好太多。
Geex原創后部套件可能是市面唯一有空氣動力學功能的后擾流套件,完美彌補F尾部過于單薄的設計,對于“臀”有執念的我來說,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只有雙邊單出的尿性,太合我的口味。別的不說了,現在已經有山寨Geex的js活動在咸魚,能引起js的興趣足以說明一切。
未來前唇和側裙也會相繼換成Geex以求完整,前唇是最糾結的,路況實在不好。
外觀就這么多,我說的絕對不對,絕對主觀,絕對片面。
因為水果機相機偏色非常厲害,不得不HSL調低綠色飽和度和整體飽和度,即便如此膜色色差也很嚴重。
Geex真的越看越喜歡,有了BBS加持,真不想賣車了。
用·改·玩:內飾
內飾List:
·MP干碳十件套
·Alcantara方向盤縫套
·Alcantara儀表臺遮罩
·無損carplay
·雙色氛圍燈
·MP剎車油門踏板
·MP扶手箱蓋
·ARMA鍛造碳纖維換擋撥片
·MP丁字褲干碳鏤空蓋板+后蓋
·全液晶儀表
·世紀山無線充電板
·iSeat通風坐墊
·魔術師OBD儀表
內飾主要系數推薦和一些坑。
推薦:
1.整個list里,我最中意的可能就是ARMA的鍛碳撥片了,做工非常的好,粘貼式安裝,內面加入了夜光粉,所以晚上的效果感人。
2.各品牌通風坐墊試了以便,有且唯一推薦的就是這個叫iSeat的,是真好用,顏值高,無線遙控,軟管通風,不隔屁股,低擋位風量足的噪音小。不足就是價格比較高,型號i500賣500很耿直,帶加熱但用不上。愛出汗的各位看看吧,開了四年才找到滿意的,真的不容易。
3.香薰,這個是真的買了不少,網紅款買過,香味垃圾,還有貴的要死的DAILY LAB香味很好但是太INS風,最后沒辦法用的楊基,香味非常沖,但是還是那句話,沒有好的選擇了……至于原廠,那個味道感覺能毒死人,用了一個夏天趕緊出掉了。
4.世紀山無線充電板,位置設計的好合理,自帶接口和開關,響應也快,不用動原車電路安全系數高,就是這貨充電太慢,但是跟香薰一樣,完全沒有更好的選擇。
5.MP干碳十件套+MP扶手箱蓋,快兩年了把,依然摸起來美滋滋,看起來賞心悅目,太喜歡干碳。
不推薦:
1.針對Carplay和全液晶我都有單獨開帖寫過,Carplay是關于所謂無損刷寫方式導致與bimmercode的不兼容以及產生的故障碼,寶馬的Carplay是很完美的存在,現在刷價格也低,我當年刷花了3千你敢信,還是推薦的,就是一定要真無損;全液晶就是表達不爽、不值、不痛快。
2.MP剎車油門踏板,完全心情件,某天瞬間就覺得不值了
3.Alcantara方向盤套,壽命比較短,第一幅用了兩年包漿掉毛,賣掉杭州熱核的真Alcantara,1千的價格有點感人,前后兩幅都是老婆縫的,現在感覺不太值。
4.鏤空蓋板,自己換的,也就一個月,我現在覺得原廠丁字褲更好看,不香了。
5.魔術師OBD,這就是電子垃圾,當然,功能是好的,各位有預算還是上Defi吧,不多說了。
就這些,沒什么好說的,其他零零碎碎的印刷著各種卡通、潮牌的抱枕、頭枕和坐墊各位慎重把,我買了不少,也扔了不少,太煞風景。可能年齡大了,更加關注品牌調性和產品本身的屬性。
希望若干年后愿意保留功能鍵換一副喜歡的nari的胡桃木盤子吧,內飾遠遠沒有畢業,僅僅入門而已。期待之家有更多關于內飾的完整案例,比外觀更易被忽略的地方。
用·改·玩:性能
性能List:
·MP卡鉗+Dixcel整套P系列盤片
·Geex碳纖維導風槽
·BMC高流通風格
·MKL300鉬頭段
·HSR二代中段+三代雙邊單出尾段+acs控制系統+鎢鋼尾喉
·ECU:BM3一階
·TCU:xHP三階
一、冤大頭嗎?——MP卡鉗
MP和Dixcel這一套組合,也可以選擇Ap或者Brembo了是嗎?
但是,我只能說,腳感非常線性,沒有異響,沒有無力,沒有蟬鳴(原盤半打孔是有的),我真的挑不出一點毛病;甚至覺得跟整車更加和諧,不突兀,不搶眼;原廠橡膠喉原廠剎車油完完全全夠用也好用,Dixcel粉也少,全部正品不擔心假貨……我真挑不出毛病,前四后二對于輪上不到300匹的四缸機來說,真的太夠用了。
可能確實貴了些重了些,但真的省心、原廠、還好用,就這樣。
原廠盤的蟬鳴確實折磨了我很久。
(與輪轂搭配的BLOX 12.9級防盜螺絲,機械性能超越原廠,高強度抗疲勞,螺栓安全性全面提升。外殼可拆卸更換,使用鍛造7075-T6鋁合金材質,實現了輪下輕量化改裝。顏色選著寶石藍色,運動感十足。)
二、讓呼吸順暢起來是有代價的——進排氣
再給我一次機會,Fi全段或者埃斯曼全段+ARMA可變碳纖維進氣。
沒啥可說的,低扭肯定掉,說不掉的你都不用搭理,
MKL300鉬是盲目改的,HSR是跟風買的,倒也沒什么大問題,就是尾喉位置誤差有點大,調位置耽誤了我不少時間,各位買一套可調吊耳是最好的。各位注意了,這就是反例,對動力沒什么追求,但看別人改了,我也想改,就跟著改了,除了讓車更難開一點,聲音更大一點,低扭更少一點,沒有其他感受。
至于BMC的總會忘記上一次什么時間洗的,還怕油把傳感器糊住,這點比ARMA的海綿就差點意思。
后來為了低扭刷了BM3一階,又因為頓挫嚴重尤其ECO模式,刷了xHP三階,現在恢復了原廠8、90%吧,只是多了一些談資,但付出了金錢和時間到哪訴苦去。
以上,就是代價。切忌盲目加裝。
最后
希望各位能玩出自己的風格,能有明確的目標,能?交學費,能遇見靠譜的前輩。
有任何問題歡迎評論區交流,希望能盡到綿薄之力。
推薦這家的洗車店,Foammmm Club,非常認真仔細舒服。
色差問題很惱火。
洗干凈了,飽和度可以調高了。
鼻毛一定要貼紅色嗎?改色一定要是灰色嗎?迷了……
碼字的時候看著,仍然會心動。
轉自“汽車之家論壇”,特此感謝車主“Edric_Dage”,如有異議請聯系刪除,謝謝大家閱讀!
1.時尚改裝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時尚改裝網編輯修改
2.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http://www.118046.com/17252.html, 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將追究責任;


-
寶馬1M加裝GT款碳纖尾翼
-
彈射起步不傷車?奧迪RS5直接彈壞變速箱!維修費用一萬塊
-
高爾夫GTI改裝Milltek全段排氣實例
-
嫌150萬的保時捷不夠帥,車友打造Panamera獵裝版首改案例!
-
圣誕節前 寶馬3系偷改哈曼卡頓16件套被媳婦兒發現……
-
有了五合一超強低音炮的加入 比速T5音改小投入有了大回報
-
高爾夫GTI改裝18寸輪轂、淚眼大燈、R尾燈
-
馬自達睿翼全車貼膜電鍍紫
-
這輛雪佛蘭科爾維特改裝全碳纖維套件打造成真正的黑武士
-
本田十代思域全車隔音改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