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裝圈的小俚語:
steering wheel:方向盤。
front valance:(前杠)前唇。
LSD:limited-slip differentials的縮寫,差速器。adaptors:轉換墊片。
polished:拋光的。
提到買車大家可能會很頭疼一個問題:“明明標價10萬的車,為啥我買下來就要快15萬了!多出來這么多是為何?”其實這里面算下來,多出來的這筆賬有一部分是交給了國家,而不是廠家的盈利。究竟我們買車的時候給國家貢獻了多少錢呢?今天給大家算一算。
#1:消費稅
消費稅是第一個稅種。一般所有商品生廠商都需要交納消費稅。這部分稅雖然是面向廠家征收,但是是到最后還是落到消費者頭上。消費稅的計算方式如下:
1.乘用車
(1)氣缸容量(排氣量)在1.0升(含1.0升)以下的 1%
(2)1.0升以上至1.5升(含) 3%
(3)1.5升以上至2.0升(含) 5%
(4)2.0升以上至2.5升(含) 9%
(5)2.5升以上至3.0升(含) 12%
(6)3.0升以上至4.0升(含) 25%
(7)4.0升以上 40%
2.中輕型商用客車 5%
計算公式:應繳消費稅=官方指導價÷1.17×稅率
越大排量的車,所需征收的消費稅就越高。這也就是為什么車企都熱衷于研發小排量車型。不過一般消費者在購車的時候并不會算入這部分稅費,因為這已經包括在指導價里面了。
#2:增值稅
細心的人或許會發現,在計算消費稅的時候將官方指導價還除了1.17,這里面是因為官方指導價包括了一個增值稅。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增值稅固定稅率為17%,包括在官方指導價里面。不過在購車發票里面能夠看到。
#3:購置稅
其次不得不提最近炒的風風火火的購置稅了。雖然我們知道從5%提升到7.5%就意味著要多交錢,也知道部分廠商會給消費者補貼這筆錢。但是是這筆錢究竟怎么算?這里面又有所區別了。購置稅計算方式可以分為純進口車型以及國產(包括合資)車型。計算方法如下:
國產(包括合資)車型:
車輛購置稅應納稅額=發票合計價格÷(1+17%)×(購置稅率)
進口車型:
車輛購置稅應納稅額=(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購置稅率)
其中國產車型的計稅基數,即拿來乘以稅率的基數并不是裸車價,而是減去“增值稅額”之后的價格。而進口車的計稅基數則還需要包括關稅,消費稅等等,總之并不是簡簡單單拿裸車價去乘以稅率。
#還有其他…
車船稅,交強險一年交一次,加油的話也還有燃油附加稅,走高速還有過路費。總之,在使用汽車的時候,我們也會產生并且交納稅費。
這就是為何汽車業發展,能夠帶動國家飛速發展。汽車行業對于政府收入貢獻不可小覷!而每一個購車的消費者,都是光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