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紹改裝案例前,我們有必要重溫一下這臺最美旅行車的誕生過程。可能你想象不到,3系旅行的設計理念并不是由寶馬官方主導提出的,它的早期雛形,實際上是誕生在一名普通寶馬員工家的簡陋車庫中,而也正是由于三廂無法滿足其一家四口的裝載需求,才使他萌生了自己手工改造旅行車的“宏偉”大計。
在慕尼黑寶馬工廠供職的MaxReisböck隨即購入了一臺幾近報廢的三廂E30,并在自家的車庫中開始了摸索性的改造工作,他首先將C柱后的車身全部切除,然后嘗試補齊車頂部分……在經歷了500個工時后,寶馬歷史上第一臺擁有D柱的3系就這樣悄然駛上了慕尼黑的街頭。
幾天后,寶馬管理層注意到了停車場上MaxReisböck的“新”車,甚至董事會會議也因此而中斷。當時的董事長Eberhard von Kuenheim在繞車幾圈后對MaxReisböck的創意表示出了極大興趣,隨后便自行決定“偷走”這一設計并將其量產。
E30 Touring于1988年正式上市,它具有一個370L容積的超大行李廂,車身長度也隨之提升到了4325mm。此外,后排座椅也進行了重新設計,支持同時放倒,以進一步拓展儲物空間。E30 Touring在上市之初就提供了316、318、320和325多個動力版本供消費者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E30 Touring并非簡單、粗暴地將三廂版本拉長,為了提供契合與“旅行”的實用性,寶馬有針對性地進行了多項結構優化。其中包括電瓶前移至發動機艙、換裝更粗壯的后減震器、以及采用了不同的傳動比等。
不過即便如此,3系引以為傲的駕控樂趣依然得到了的保留。或許你認為加長的車尾破壞了整車平衡,但事實上50:50的車身配重比并沒有受此影響。除此之外,E30 Touring還標配了3系最高規格的懸掛和剎車系統,所以理論上它的操控性同樣出色。
頂配的E30 Touring 325i在當時來說動力十分了得,它搭載了一臺2.5L直列六缸發動機,其在5800rpm時可產生125kW(170 馬力)的最大功率,峰值扭矩達到了222Nm。官方數據顯示它的最高時速為214km/h,零百加速時間不到8s。
這臺規整的E30 Touring是基于1994年的柴油版本打造而成,對車主Gavin來說,這臺相處了20余年的寶馬既是朋友,也是在情懷上難以割舍的交通工具。而伴隨著車況每況日下,Gavin才不得不打起了修復、改造的主意。
其實在改裝之初,Gavin曾想過將這臺E30 Touring改色為更流行的黑色或海豚灰,但考慮到它的歷史意義和情懷所在,最終還是保留了經典的“brilliant red”紅色車漆。在整體的改裝思路上,則是在姿態上盡可能多地保留它的原始美感。
原廠E30 Touring的外觀設計足夠完美,包括BBS代工的多輻輪圈、D柱保留的霍夫邁斯特拐角、以及平直且比例均衡的側面線條,即便以現在的審美來看依舊賞心悅目,更可謂歷久彌新。值得注意的是,大燈的雨刷結構頗為精妙,它是取材自E30 M3的原廠配件。
更多改動多來自機械部分,車主為其移植了325i上的那臺M50B25直列六缸發動機,并對發動機艙進行了重新粉飾。除此之外,你還可以看到發動機艙內安裝了Garagistic防傾桿、BC Racing可調魚眼塔頂以及經過改良的Mishimoto排氣歧管。
為了進一步改善駕駛體驗,發動機和Getrag 260 5速手動變速箱之間換裝了M20輕量化飛輪,目的是讓加速更為敏捷。同時擋桿改為E46的原廠樣式,以直接提升換擋手感。
前排的運動座椅來自二手市場,其在出廠時就用到了M3的“Überkaro”織物進行了修整。因此后排座椅必須按照相同的樣式進行定制化裝飾,以保證與駕駛艙整體風格相統一。有意思的是,M-Tech II方向盤搭配了E46的轉向齒輪,轉向聯動裝置則來自沃克斯豪爾Corsa,甚至還直接移植了雷諾Clio的剎車助力器,解決方案略顯清奇……
Gavin表示,未來還將為這臺E30 Touring升級Wilwood剎車與空氣懸掛,并計劃從愛爾蘭自駕前往德國,進行一場最美旅行車的溯源之旅。
編輯點評:從最初印象中的家庭“紅色汽車”,發展到寶馬歷史上最經典的旅行車,毫無疑問E30 Touring在過去的20年間一直沒有淡出bimmer的視野。這或許是因為它是一臺沒有剝離于駕駛樂趣的旅行車,又或許,它那出自簡陋車庫的設計初衷,反而在無意中成就了一條歷久彌新的美學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