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選擇的是換掉前面A柱子角上的一對高頻揚聲器,換掉前門一對中低頻揚聲器,后面加裝10寸超低頻揚聲器,用一個小功放來推。不用倒模,操作也簡單,成本低廉。
這個就是一對高頻和一對中低頻的套裝,中低頻為原型6寸,型號選擇的是F601,據說還有S系列會更優秀,從圖上看分頻器還是蠻厚道的,原車的是沒有分頻器的。廠家沒有生產橢圓形揚聲器,只能選擇原型的。
原車揚聲器拆下來了,背后有一汽的LOGO,做工和品質,只能說太一般。
拆下來的高頻音響,也很一般,以前雖能聽到高音,但表現太含糊,耳朵湊近A柱也聽不清楚。
安裝、走線,按部就班,只是看這拆開的門,確實有些寒酸,塑料的東西太多。
分頻器有個外保護盒,并有散熱孔,但考慮到厚度難以密合車門,最終舍棄了,改用隔音材料封好。
隔音材料、線材都是必須的,我沒有做隔音,但有些地方比如圓形揚聲器裝進橢圓形位置上需要隔音材料填充缺口等。大能,大家都熟悉的牌子。
安裝上高頻,保留了原來的外觀,換掉了里面的揚聲器。
安裝右門中低頻揚聲器,局部要打孔上螺絲固定。
這個是F10超低頻揚聲器,本來是用在后檔下隔板有預留口的位置,但因為當天沒有選好小功放,只好用下圖一個自帶功放的箱體式低音炮臨時代替下,下次再折騰這個低頻。
真心不喜歡這樣箱體式的,實踐證明,坐在后座上的人會比較痛苦,震動明顯,低頻雖然沉重,但很含糊不清。安裝小弟找來勁爆CD試聽這個低音炮,讓我想起街上開改裝車,染著黃毛,抽著香煙,聽著DJ曲,招搖過市。汗顏無比。
裝低音炮要走線,必須拆開主機。
還要拆開后座椅,可憐我剛解決掉的后座異響,現在又面臨考驗。
接好后面的低音炮,前門安裝好,一切就結束了,但按照我的要求還有后續,就是下次找到合適的功放,裝上F10。目前來看,高音有明顯的提升,中音任然不夠通透,但與低音分割開了,原先主機上高音調到最大值6仍然不夠,現在到4就很足,低音因為有了低音炮,原來到6最大值,現在到2或3就飽滿無比。總體上達到了改裝目標。花很少的錢,改善了路上聽覺。值得一試。
以上是一次為徹底完成的音響改裝,隨后,我訂購了功放。見下圖
這個是功放的下面,正面就不上照片了,免得被人說是廣告貼。
主要參數指標見上圖,這個功放和10寸低頻揚聲器主要就安裝在后備箱。我們的六六是有10寸揚聲器預留口的,但這個預留口留的不徹底,需要人工去加工。
小師傅要用電動切割預留口的鋼板。
還要繼續切割掉后檔玻璃下隔板。
切割后仔細看看,確實是預留口,鋼板與粘絨布塑料板中間還有層塑料板,而這塊是廠家已經留下10寸直徑的圓孔。切割兩塊板共耗時4個多小時,還要休整打磨。
這個就是后備箱安裝功放的位置,要打孔上螺絲固定。
10寸低頻揚聲器固定好位置了。
要給這個10寸揚聲器裝了罩子,可惜車行找來的一個罩子比較舊,但可以湊合著用,要用3M雙面膠粘合好。
把罩子固定好,后檔下就出現了這個低音炮了。
再看看后備箱里面,揚聲器與功放位置都OK,不占后備箱空間。
再次拆開主機,用高轉低引出音頻線給功放。上次引過一次,但這個要多加一個,因為這次功放還要推動前門的高低頻。
同樣要從前面走線都后面的功放。
抵達后面功放的各種音源線電源線等進行固定整理。
拆開門,上次裝的前門套裝確實太草率了,一些工序這次要補上。
仔細看前門揚聲器,沒有防雨罩和墊圈,感謝一些網友給我指出的問題,這次要完善。
墊圈是木質的,大小算合適了。
墊圈與揚聲器之間紅色的是加裝的防雨罩。
加了墊圈,前門揚聲器略微有點突出,需要把門上局部塑料切割一點點。再裝上就OK了。整個工程算基本結束。剩下的就是調試。這次裝上功放后的效果再次明顯提升,中音開始變得有味道了,也清晰了。高音和低音都足夠充分,主機的高低音直接放在0檔就足夠。調試視聽我是選擇了一張正版CD,騰格爾的。效果完美。不過對汽車音響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對于目前這樣少的投入,現在的效果足夠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