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電動汽車,本應安心享受靜謐的旅程,然而自提車以來,胎噪和風燥一直困擾著我,終于狠心磨刀霍霍向錢包,做了全車隔音,于是有了本篇作業。
作業全過程分享,讓大家了解下如何拆拆!這是肉疼!
安裝隔音第一步,粘貼止震板,可以看到左前門內已經粘貼了若干黑色方塊的止震板
副駕駛位地板粘貼止震板,安博士的止震板當時沒有貨,師傅表示這種止震板的隔音效果不會弱于安博士,甚至可能會更好,于是貼了這種表面帶有正六邊形網格的止震板
本次作業的主角2:金爾朵音響登場
打開蓋子看到真身
這套音響包括大喇叭2個+小喇叭2個,低配小E的A柱上面喇叭的位置是空的,不過已經預先走好了線,這次把A柱喇叭補充完整的同時,對主副駕駛位的喇叭進行升級。
駕駛位地板鋪裝安博士吸音棉
看到一個有趣的設備,貌似是超聲波焊接槍?可以把2個塑料制品連接在一起,幾乎沒有痕跡
給高音喇叭接線中
車的各處都貼上了止震板
把白棉固定在車本板內的塑料件上
處鋪裝吸音棉
各處鋪裝吸音棉之地板
各處鋪裝吸音棉之門板
U型槽隔音,一如既往地先粘貼止震板
引擎蓋隔音施工中,止震板粘貼完畢
備胎處放了一整塊白棉
引擎蓋做完止震后,再貼上一層更加美觀,圖是師傅正在包邊
拆下來的原裝喇叭,紀念一下
門板處再加一層密封條
以上為施工過程,下面開始主觀感受
關于聲音的體驗,因人而異,評論耳機時,大家往往說這是玄學,以下只談在做完全車隔音+升級音箱+更換輪胎后的個人感受
在完成隔音未換輪胎時,辦點事情在四環跑了40公里左右
1、明顯感覺噪音降低
2、路上有井蓋的時候特意壓了幾個,印象中原來壓過井蓋能聽到井蓋本身發出的其他聲音,現在取而代之的是沉悶的咚咚兩聲
3、開關門的聲音也有所改變,更具有高級感
4、能感覺到音響效果有所改善
但是這一天很累,沒怎么體驗就回家了
完成隔音后,收到短信輪胎也已到貨,在實體店完成安裝后直接回家休息
5月1日這一天,心血來潮想去看看車展,當即出發,順便可以體驗一下這次改裝的效果了
紅色軌跡是行車路線,涉及到個人隱私并沒有全部展示,一共跑了167.5公里,全程開1~2格冷風,回來的時候平均電耗13.6kwh/100km,這樣的續航表現我覺得可以給EV160點個贊
(P.S.隔音改裝會增加6、70斤的負重,會影響到電耗和續航)
關于聲音的體驗:
1、原先在西南四環上,需要將音樂開到很大聲才能聽見,現在若將音量調整至恰和胎噪抵消,會感覺整體的音量都比較小
2、80km/h的速度風燥比較低,需要關掉音樂仔細聽,打開音樂基本聽不見風燥
3、胎噪依然會存在,個人感覺隔音后有比較明顯的改善,換輪胎后體驗更佳
4、返程選擇繞路走六環,100km/h時,可以聽到久違的風燥,此時的噪音由電機高速運轉的聲音+胎噪+風燥組成,通過控制油門大小,能夠一定程度地間歇抑制電機帶來的噪音,高速行駛時胎噪明顯大于低速行駛,風燥已經可以聽到
5、增加了兩個高音喇叭,車內由4音箱變成了6音箱,單從數量上看,音頻輸出的完整性必然得到改善,配合相對安靜的環境和更優質的喇叭,車內播放音樂時的體驗會提升不少,低音更加到位,樂曲中各個部分聲音的細節也會更加清晰,但聲音的評價主觀性較強,不做過多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