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理車輛也是靠輪胎行千里。輪胎作為汽車唯一與地面接觸的部分,重要性和安全性方面可想而知。但是常在河邊走哪兒有不濕鞋,如果車輛輪胎在路上出現了問題就需要換上備胎應急,大部分備胎還都是那種相比原尺寸車胎來說好像患了侏儒癥。那么問題來了——換上備胎應急以后就能代替原車胎一直使用嗎?估計你得問問原配同不同意!
備胎種類
在備胎界備胎的種類也分為三六九等,比如清純型······咳咳,想啥呢!備胎種類主要分為非全尺寸備胎和全尺寸備胎,還有折疊備胎。一般來說全尺寸備胎是備胎界的一股清流,畢竟成本高還占地,廠家也不是做慈善的,因此很少有車型配備。現如今的主流還是非全尺寸備胎,相信原因大家都懂,并且隨著缺氣保用輪胎的普及,部分雞賊的汽車廠商將備胎取消,減重、優化空間設計都成為不找備胎的“借口”。
非全尺寸備胎的“非”也大致分為三類,一種是直徑比原車胎小,一種是胎寬比原車胎窄,還有一種就是比較良心——使用低配車型車胎做備胎,花紋類型和原車胎保持了極大的相似度,僅只是規格不同。
折疊備胎簡直就是奇葩一樣的存在,當你使用的時候得充氣,用完之后還得放氣收納,是不是有種充氣娃娃既視感。
性能影響
制動性能
第一眼錯覺是不是感覺原車變萌了呢!很明顯能夠觀察到圖中車型的備胎比原車胎窄,和地面接觸面積自然變小,導致摩擦力相應減弱,剎車距離有所增加。
側向支撐
對于直徑小于原車胎的非全尺寸備胎來說,安裝后從外觀上就能看到有明顯的側傾,可想而知在車輛轉彎時會發生側向支撐不足而傾斜,在直線行駛和全力剎車時行車軌跡可能會有一定的跑偏。如果以更高的速度過彎,后果不堪設想。不要以為有電子穩定程序的車型就可以放心大膽抱備胎大腿,當車速突破“相對范圍”后,電子穩定程序也拯救不了你!
濕地性能
一般的備胎的胎面花紋都采用對稱設計式,胎面沒有明顯的主排水溝設計,裝上這種備胎的車輛在濕地的抓地性能就會下降,比較容易打滑,需要車主格外注意。備胎終究是備胎,相比原配花紋還是嫩了點。
速度性能
部分備胎的結構組成還與原車胎有差異,比如胎冠缺少常見的尼龍,因此備胎的載重指數和速度級別都遠低于原車胎,難怪某些廠家給出的指導建議是換裝備胎以后盡量控制車速在80km/h。
結語
雖說車輛換裝備胎后的性能與備胎是安裝在驅動輪還是非驅動輪上有很大的關系,但是總體的性能影響不外乎上面所述的這幾點。備胎還是那個備胎,僅能供臨時救急使用,取代不了原配那樣長久的任勞任怨。友情提示更換完備胎的車主小心謹慎駕駛,盡快換回原車胎,切不可長期使用備胎,否則容易引發安全問題。如果想要找到靠譜修胎門店,就去汽車之家維修點評平臺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