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你不知道的汽車維修保養知識,更有那些假象背后的真實故事。關于汽車那些已知的、未知的、好奇的、懵懂的、你都可以在這里找到答案!
進了十一之后,車間開始逐步的忙了起來,小編也開始馬不停蹄要寫新的文章。就在前幾天,店里一臺兩廂的小轎車在行駛的時候,發生嚴重的跑偏現象,到最后換了整個后橋才解決掉問題。
本期小編將帶大家深入解讀:汽車行駛跑偏,為啥換了整個后橋總成!
這是一輛斯柯達的晶銳,至今已經行駛了七萬公里了。七萬公里正是一臺車狀態爆好的里程,但是這臺晶銳卻在更換后橋總成。因為它在經歷了一次高速過坑之后,就開始發生嚴重的跑偏現象。四輪定位做了多次也不起作用,最后不得不把整個后橋總成換了新的。
這輛斯柯達晶銳的后橋采用的是扭力梁結構,也是被我們廣大車主噴的不像樣子的非獨立懸掛。整個造型看上去非常簡單,現在有相當多的車型都在使用這種懸掛結構。
拆卸這個扭力梁還是比較容易的,單人操作差不多三個小時就夠了。畢竟如此簡單的懸掛結構,也確實花不了太多的時間來維修。
這輛斯柯達晶銳的后橋總成價格差不多在七八百左右,雖然錢并不多,但是過個坑就損失了七八百確實有點說不過去。
難道是車不行,還是另有其因?
相信有很多車主都在這個問題上栽過跟頭,就是扭力梁的后懸掛受傷變形之后,根本沒法做四輪定位,必須要換整個總成。
這不算是故障,更不算是質量問題!
整個車輪都是依靠扭力梁的一端進行定位,既沒有任何復雜的拉臂,也沒有任何可以對底盤進行調校的螺栓和控制臂。它的四輪定位在出廠時,是由汽車生產廠家進行設定的,也就是說根本就沒有給后來可以調校的機會。
所以只要變形,就必要換總成!
反觀多連桿就不一樣了,它的每條拉臂都可以單獨更換,并且擁有可以對后輪進行調校的各種拉臂。即使單側發生不可修復的傷害,也絕對不會影響到同軸另外一側的懸掛系統。
在維修的便捷性和開源度方面,多連桿懸掛更勝一籌。
幾乎所有的獨立懸掛都可以單獨的進行調節,也就是可以做四輪定位。圖中是路虎發現的后懸掛系統,雖然很粗壯,但是卻可以隨意調節。
當然任何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在維修方面,獨立懸掛確實擁有著更高的自由度。但是同樣也存在很大的弊端,就是需要定期就做一次四輪定位,并且底盤懸掛極其容易變形。而這些問題,在扭力梁上是不存在的,除非受到硬傷。不然它真的可以說是堅不可摧。
更多更好玩的汽車故事,盡在修車的那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