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保護愛車,給小三做了底盤裝甲,稍微遺憾的是當時買的是基礎型,噴完后師傅說勉強夠用,如果能多一瓶底漆就更好了,沒辦法,自己的第一部車,第一次做沒這方面經驗,所以購買的時候經驗稍有欠缺,在行駛的一年多時間里,確實噴了后底盤的聲音稍微小了點,石頭撞擊也聽不見撞擊金屬的聲音,只聽見悶悶撞擊膠的聲音,買得還是比較值得的,最少心安了。臨走的時候4S店的師傅順便多了句嘴,問怎么不連發動機護板一起買來裝呢?說著無心,聽著有意,心想回去先看看了解下先。終于在X寶下單買了個塑鋼發動機護板,一百多塊錢,說得更直白點就是塑料護板,看到著肯定有人說了怎么不買合金或鐵的呢?我不想在這爭論,我只能告訴你青菜蘿卜各有所愛,呵呵。購買前的幾個月的時間里,偶爾想起護板的事,就去萬能的度娘搜搜,找找相關信息,通過幾個月時間的信息比較,最后還是決定了給小三上塑鋼的發動機護板。
首先說說發動機護板的材質,市場上主要分為:一.硬塑、樹脂保護板;二.鋼質保護板;三.鋁合金(鈦合金)保護板;四.塑鋼保護板;綜合來說就是分為塑料和金屬二類。不管你想使用那一類,其實都各有利弊,最后選擇還是得自己做出決定。
一.硬塑、樹脂保護板:價格便宜,生產工藝簡單,對于泥沙侵蝕,甚至小刮小蹭的底盤傷害可以輕松應對,雖然有一定的韌性,但是稍微嚴重一些的托底很容易破碎,但在發生較嚴重事故發動機能順利下沉,這種材質護板受氣候影響較大,冬季非常容易破碎,本身就易受損傷破碎之后無法修復起不到長期的保護作用。
優點:重量輕、不影響發動機下沉。
缺點:保護能力很有限。
二.鋼質保護板:最明顯的優勢在于夠硬,日常行駛中輪胎卷起的泥沙石子對他來說沒有任何威脅,但弊端也非常明顯,二三十斤的重量對于油耗多少會產生一點影響,另外就是嚴重事故時鋼板一般只會變型不容易發生斷裂,這樣不僅會影響發動機在發生事故時的安全下沉,還存在碰撞中由于鋼板變形從而率先損壞發動機的隱患。
優點:抗沖擊性強。
缺點:重量沉,沒有彈性,影響發動機下沉。
三.鋁合金(鈦合金)保護板:它比鋼制護板輕,基本不會造成油耗增加,相對硬度,鋁合金的硬度遠遠不如鋼質的保護板,但行駛中容易合金自身產生共振。
優點:重量輕。
缺點:材料強度不高,沒有彈性,影響發動機下沉,容易產生共振。
四.塑鋼保護板:塑鋼材質和樹脂材質一樣,都只個名稱轉變,材質仍然是塑料,只是含量配比不同,韌性和硬度上相對好些。所以塑鋼材質存在根本性缺陷,防撞耐用性能較差,無法為發動機提供防撞保護。
優點:重量輕,有一定韌性,不影響發動機下沉。
缺點:材料強度沒金屬的好,保護能力很有限。
經過一定的了解對比后,想想小三基本還是在城市中跑,路況不會差到那去,最后選擇了給小三安裝個塑鋼的發動機護板,只要不影響發動機下沉,不怕護板爛。以上純粹個人觀點,勿噴!
我的車買來最主要還是在市內跑跑,路況一般都是比較好的
正面來張
車還是那么帥
到4S店去安裝護板,專門聯系了上次幫噴裝甲的師傅幫裝,小三正被升起來
這就是我買的塑鋼發動機護板了,用手掰掰感覺韌性很不錯,厚度大概5MM這樣,重量不到10斤
來些上次噴裝甲后行駛了半年的底部圖,幫噴的師傅剛噴完的時候說我買的裝甲材料一般,這次升起來后改口說我原來買的這裝甲質量不錯,沒見底盤有裝甲有脫落現象,附著力很好
來些底盤裝甲的近照
噴上的部分都還保持著非常好的狀態
不同角度都來幾張
車輪處的裝甲也是緊緊附著的,洗車都沒見有掉過
到處拍拍,不升起來平時基本看不見底盤下面的情況
輪胎用了兩年了,除了胎噪大點,其實還是挺耐操的
師傅比好了大概位置,正在把護板的螺絲先裝上去
這是護板正在對位置,扭螺絲
大概15分鐘這樣護板安裝完畢,螺絲孔位正確,護板功能蓋的位置也合適,非常完美匹配
正面來張安裝完后的圖
底部上路圖,因為安裝了側門踏板,所以也不在乎底板的高度了,基本矮不了多少,如果怕矮,側門踏板最好不要裝